企業及財務資訊(資料截至上一個交易日)由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上市公司公告由報價王科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新聞
日期 |
內容提要
|
---|---|
2021/02/24 | |
2021/02/19 | |
2020/12/14 | |
2020/10/20 | |
2020/09/25 | |
2020/09/16 | |
2020/08/14 | |
2020/08/13 | |
2020/08/13 | |
2020/08/13 | |
2020/08/13 | |
2020/07/15 | |
2020/06/29 | |
2020/06/10 | |
2020/05/26 | |
2020/05/12 | |
2020/04/21 | |
2020/03/24 | |
2020/03/18 | |
2020/03/18 | |
2020/03/18 | |
2020/02/27 | |
2020/01/17 | |
2020/01/16 | |
2019/12/31 | |
2019/12/13 | |
2019/11/05 | |
2019/10/10 | |
2019/10/10 | |
2019/09/23 | |
2019/08/23 | |
2019/08/14 | |
2019/08/14 | |
2019/07/18 | |
2019/05/10 | |
2019/05/08 | |
2019/04/24 | |
2019/03/12 | |
2019/03/12 | |
2019/03/12 | |
2019/02/21 | |
2019/02/11 | |
2019/01/11 | |
2019/01/03 | |
2019/01/02 | |
2018/12/18 | |
2018/12/10 | |
2018/10/16 | |
2018/10/04 | |
2018/10/04 | |
2018/09/20 | |
2018/09/14 | |
2018/09/04 | |
2018/09/04 | |
2018/09/03 | |
2018/09/03 | |
2018/07/06 | |
2018/07/05 | |
2018/06/25 | |
2018/06/12 | |
2018/05/29 | |
2018/05/21 | |
2018/05/11 | |
2018/04/23 | |
2018/04/04 | |
2018/03/16 | |
2018/03/08 | |
2018/03/06 | |
2018/03/05 | |
2018/03/05 | |
2018/03/05 | |
2018/02/02 | |
2018/01/24 | |
2018/01/17 | |
2018/01/12 | |
2017/12/11 | |
2017/12/08 | |
2017/12/08 | |
2017/12/07 | |
2017/12/05 | |
2017/11/16 | |
2017/11/06 | |
2017/11/01 | |
2017/11/01 | |
2017/11/01 | |
2017/10/23 | |
2017/09/26 | |
2017/08/16 | |
2017/08/15 | |
2017/08/15 | |
2017/08/15 | |
2017/08/15 | |
2017/08/09 | |
2017/07/13 | |
2017/07/13 | |
2017/07/12 | |
2017/06/23 | |
2017/06/01 | |
2017/05/05 | |
2017/05/05 | |
2017/04/28 | |
2017/04/28 | |
2017/04/26 | |
2017/04/20 | |
2017/04/20 | |
2017/04/18 | |
2017/04/13 | |
2017/03/30 | |
2017/03/07 | |
2017/03/06 | |
2017/03/03 | |
2017/03/03 | |
2017/03/01 | |
2017/03/01 | |
2017/02/28 | |
2017/02/28 | |
2017/02/28 | |
2017/02/24 | |
2017/02/03 | |
2017/01/06 | |
2016/12/07 | |
2016/11/24 | |
2016/11/10 | |
2016/11/01 | |
2016/10/27 | |
2016/10/24 | |
2016/09/30 | |
2016/08/15 | |
2016/08/15 | |
2016/08/15 | |
2016/08/15 | |
2016/08/15 | |
2016/08/05 | |
2016/07/19 | |
2016/07/13 | |
2016/07/04 | |
2016/06/24 | |
2016/06/13 | |
2016/06/08 | |
2016/02/29 | |
2015/12/15 | |
2015/11/18 | |
2015/11/03 | |
2015/10/15 | |
2015/09/11 | |
2015/08/31 | |
2015/08/19 | |
2015/08/18 | |
2015/08/12 | |
2015/04/20 | |
2015/03/31 | |
2015/03/09 | |
2015/03/05 | |
-0001/11/30 |
評論
2019/01/07 | 岑智勇 Sam Sam | 人行下調存準率 恆指料高開 |
2018/01/12 | 岑智勇 Sam Sam | 夜期及ADR向好 恒指料再破頂 |
2018/01/12 | 岑智勇 Sam Sam | 夜期及ADR向好 恆指料再破頂 |
2018/01/12 | 岑智勇 Sam Sam | 夜期及ADR向好 恒指料再破頂 |
2017/03/08 | 岑智勇 Sam Sam | 恆指8連陰 23700 見阻力 |
更多
企業資訊
主要業務
主要業務為建造、環保能源項目運營(垃圾發電廠、沼氣發電廠、污泥處理處置項目及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環保水務項目運營(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處理廠、地表水處理廠、污水源熱泵項目及水環境治理項目)、綠色環保項目運營(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危廢及固廢處置項目、環境修復項目、光伏發電項目及風電項目)、進行環保技術研發、提供環保相關技術服務、設計環保項目、提供環保項目裝備建造及安裝服務及銷售相關裝備、廢物處理及運營填埋場以及投資控股。
指數成份股
恒生中國(香港上市)100 指數, 恒生低波幅指數, 恒生內地及香港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 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 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 恒生綜合-公用事業, 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 恒生綜合指數, 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
上市交易所
MAIN
年結
(MM/YYYY)
(MM/YYYY)
營業額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純利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盈利
港元
每股盈利
港元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派息
港元
每股派息
港元
市盈率
(倍)*#
(倍)*#
週息率
(%)*#
(%)*#
派息比率
(%)
(%)
經調整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價格/賬面
(倍)#
(倍)#
2019/12/31
37,557,635
37.94
5,203,291
20.47
0.847
-1.25
0.260
5.24
5.86
30.70
5.917
0.75
2018/12/31
27,227,998
35.85
4,319,235
23.06
0.858
12.56
0.240
5.18
5.41
27.98
5.523
0.80
2017/12/31
20,043,116
43.46
3,509,990
26.04
0.762
25.08
0.235
5.83
5.30
30.89
4.934
0.90
2016/12/31
13,971,204
63.82
2,784,863
33.57
0.609
33.60
0.201
7.29
4.53
32.99
3.804
1.17
2015/12/31
8,528,393
34.20
2,084,888
22.41
0.456
22.38
0.181
9.74
4.09
39.78
3.761
1.18
* 化作年計 # 以最後收市價計算

業務回顧 - 截至2020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回顧期」),在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疫情」)、貿易衝突等因素的衝擊下,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及復甦全面放緩,通脹疲軟和信心不足並存,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繼續上升。在此環境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府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全力推進「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國內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復甦態勢總體向好。考慮到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仍是國家二零二零年的工作重點,國內環境、資源和能源領域儘管在大環境下難以獨善其身,在穩增長政策支持下,整體發展勢頭依然向好。
回顧期內,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強調,要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經歷疫情,《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出台,推動國內加快補齊醫廢和危廢收集處理設施短板。《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頒佈,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強調公眾參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發佈,強調能源開發利用應當與生態文明相適應,要實施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綠色低碳、創新驅動的能源發展戰略。這些政策指引既是對環境保護、環境衛生、資源利用、綠色能源等相關領域提出更嚴要求和更高目標,也為相關行業未來發展指引方向。「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逐步開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經濟轉型升級、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進一步落實,亦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作為中國最具規模環境企業、亞洲環保領軍企業以及世界知名環境集團,本公司秉承「情系生態環境,築夢美麗中國」的企業使命,堅持「創造更好投資價值,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企業追求,緊盯成為「全球領先生態環境集團」的戰略目標,圍繞「三五八七」(三大領域、五大能力、八大領域和七大保障)發展戰略,直面多重外部變化和挑戰,積極部署,守正出新,穩妥推進各項工作,夯實傳統業務市場地位,加快新興業務發展步伐,優化整體業務佈局,進一步增強綜合競爭力,鞏固行業領軍地位。
市場拓展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上下齊心、擔當有為、扎實勤勉,保持了穩健的業務增長勢頭,共簽署32個新項目、2份現有項目的補充協議及2份項目收購協議,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106.84億元;承接4個環境修復服務、1個現有環境修復服務的補充協議、1個合同能源管理(「EMC」)項目及1個委託運營項目,涉及合同金額約人民幣1.49億元。本集團業務足跡拓展至張家口、晉中、湘潭等新地域市場,進一步鞏固於垃圾發電、污水處理、危廢及固廢處置等傳統業務領域的優勢地位,於垃圾分類、節能照明、環衛一體化等新業務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新增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1,210噸、日處理餐廚垃圾730噸、日處理污水170,000立方米(含委託運營項目規模)、日供中水30,000立方米、年供蒸汽820,000噸、年處置危廢及固廢392,500噸。
工程建設方面,回顧期內,儘管一定程度受到疫情影響,本集團積極應對、全力部署,有序推進各項目建設工地的疫情防控以及復工復產工作,並堅持以「多快好省法安廉」七字訣,強化工程進度動態管理,高質量推進項目工程建設,帶動建造服務收益上升。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本集團共有45個項目開工建設,24個項目投運(包含22個建成投運項目),完工並交付的環境修復服務3個。其中,回顧期內,本集團旗下光大照明板塊的山東日照路燈節能改造EMC項目完成驗收並投入使用,山東濟南市區路燈節能改造EMC項目開工建設——為未來開展相關業務和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執行中的環境修復服務共11個,籌備中的環境修復服務為2個,完工並交付的環境修復服務累計達18個。
運營管理方面,本集團以行業最高標準管理旗下運營項目,緊遵「三個零」(零安全事故,零超標排放,零違規違紀)、「兩個決不允許」(寧可收益不達標,絕不排放不達標;寧可少做一個項目,絕不做砸一個項目)、「兩個萬」(用一萬分的努力防止萬分之一的可能)和「四個經得起」(經得起看、經得起聞、經得起聽、經得起測)的工作宗旨,緊抓安全及環境管理,確保各項目運營成本控制良好。回顧期內,本集團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安全與環境管理相關的管理制度,實施運營分級管控措施,舉辦專題講座、培訓等活動,推動信息共享,完善環境監測等相關平台建設,加強運營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防控水平。
面對今年突然來襲的疫情,本集團快速反應、高效指揮,建立起總部、板塊、項目公司三級防疫體系,將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到位;科學防護、嚴管嚴控,發佈防疫工作指引,採購相關物資,將疫情防控的措施落實到位;有序復工、強化保障,把疫情防控的效果鞏固到位。本集團旗下兩百多個運營的環保項目,一方面確保防疫工作無死角,保障員工健康安全,實現工作廠區「零感染」;另一方面,本集團員工在防疫期間展現出至高的擔當精神,堅守崗位,確保各項目穩定運營、達標排放,為當地提供生活垃圾、醫療廢棄物、污水等無害化處理,有效阻斷病毒通過廢棄物媒介二次傳播,以高效、優質的環境服務守護當地環境衛生。
本集團堅信高效的環境管理和及時的環境信息披露既是企業落實污染治理責任的必要條件,亦是民眾追求優質人居環境的基本權利。回顧期內,本集團繼續推動旗下各業務板塊運營項目的公眾開放工作,累計接待國內外各界參觀考察人士超過33,000人次。雖然項目的實體公眾開放活動因疫情放緩或者暫停,本集團靈活調整,通過「線上」平台開展公眾開放活動,例如圍繞「六五世界環境日」等環保主題節日開展科普雲講堂,舉辦環保詩詞直播大賽等,有效消除疫情影響,持續向公眾宣傳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節約能源等重要環保科普議題。回顧期內,江蘇常州垃圾發電項目(「常州項目」)的開放提升工程有序推進並投入運營,由原來的「閒人免進」的「鄰避」環保設施變身為中國首個沒有圍墻、全面開放,建有圖書館、籃球場、兒童樂園等便民惠民設施的「鄰利」工廠和「城市客廳」,為各地破解「鄰避效應」提供有益借鑒,成為推動政、企、民利益共同體的有益探索,標誌著本集團再度高位引領行業發展。
回顧期內,本集團旗下光大國際環保公益基金繼續全力支持並參與各類環保教育、節能減排、生態保育、社區關懷等方面的慈善公益活動,其中包括連續第七年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地球一小時」活動的首席贊助機構。此外,本集團各地項目員工繼續自發組織各類慈善公益活動,強化與當地社區民眾的聯繫和相互支持。針對疫情防控,本集團亦積極籌措物資,捐款捐物,全力支持旗下業務所在地區的「抗疫」工作,獲得當地政府、相關機構、民眾和主流媒體的高度讚揚。
回顧期內,本集團憑藉在業務發展、可持續發展、企業管治、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潛心耕耘,獲得多項國內外榮譽認可。在中國E20環境平台對中國143家環保上市公司年度業績的評選中,本集團在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兩項指標的排行中位列榜首,連續第二年獲此佳績。在香港董事學會二零二零年《上市公司企業管治水準報告》中,本公司首次躋身「十大企業管治最佳上市公司」榜單。本集團招標採購電子交易平台獲得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頒發的「三星」認證證書,成為國內固廢行業首個獲得該權威認證的電子招採平台。本集團旗下青島理工環境技術研究院憑藉出色的水樣二噁英檢測技術能力,在環境資源協會組織的國際檢測能力驗證活動中獲得「卓越實驗室」稱號。在第九屆中國公益節活動中,本集團獲頒「年度責任品牌獎」,連續第六年獲此殊榮。在項目公司層面,山東章丘污水處理項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部」)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本集團旗下位於廣東、安徽、江蘇、浙江、河南、遼寧等地的多個環保項目亦分別獲頒省市級環境教育、科普教育或生態文明建設基地的稱號。
經營業績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錄得綜合收益港幣18,377,460,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16,225,718,000元增加13%。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為港幣6,369,203,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5,500,987,000元增加16%。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港幣3,028,747,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2,630,366,000元增加15%。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為49.30港仙,較去年同期之42.82港仙增加6.48港仙。本集團融資渠道暢通,資金充裕,負債水平合理,各項財務指標良好,財務狀況健康,為下一階段發展和打造「全球領先生態環境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為確保可持續發展及中長期發展的資金需求,本集團於回顧期內積極探索各類融資渠道,增強資金實力,為未來發展備足資金糧草。二零二零年四月,本公司透過旗下全資附屬公司與本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光大集團」)及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訂立有限合夥合同,加入光大一帶一路綠色股權投資基金,並擬出資人民幣5億元認繳該基金,有助提升本集團投融資多元化水平,豐富展業手段,強化市場地位,為未來長遠發展戰略的落實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此外,二零二零年六月,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光大綠色環保」)向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本金為人民幣10億元的首期中期票據,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光大水務」)亦於同月向中國境內合資格投資者發行總規模人民幣3億元的資產支持證券,有助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將財務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本集團始終致力為股東創優增值,與股東分享企業的經營成果。為回饋股東支持以及本集團的長足發展,董事會宣佈向股東派發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每股14.0港仙(二零一九年:每股13.0港仙)。
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業務佈局已拓展至國內23個省(市)、自治區,超過190個地區,遠至德國、波蘭及越南,落實環保項目總數達435個,涉及總投資人民幣1,345.42億元。共承接31個環境修復服務、11個工程總包(「EPC」)項目、3個EMC項目及4個委託運營項目。
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作為全球最大的垃圾發電投資運營商,本集團旗下環保能源板塊及綠色環保板塊共落實垃圾發電項目154個(包括2個委託運營項目),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34,410噸;運營的垃圾發電項目92個,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75,900噸;在建的垃圾發電項目47個,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41,200噸;籌建的垃圾發電項目15個,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7,310噸。
回顧期內,本集團旗下環保能源、綠色環保及環保水務項目的收益合共達港幣18,038,551,000元,其中建造服務收益為港幣10,408,327,000元,較二零一九年同期增長3%;運營服務收益為港幣5,754,540,000元,較二零一九年同期增長32%。各收益比重為:建造服務收益、運營服務收益及財務收入分別佔58%、32%及10%。
本集團致力推動實現社會、環境及經濟效益多贏局面,肩負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積極落實節能減排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回顧期內,本集團分別處理生活垃圾14,724,000噸及危險廢棄物86,000噸,農業廢棄物2,891,000噸,提供綠色電力7,854,563,000千瓦時,可供6,545,000個家庭一年使用,相當於節約標煤3,142,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260,000噸。與此同時,本集團處理污水746,291,000立方米,垃圾發電廠的滲濾液3,122,000立方米,減少化學需氧量(「COD」)排放262,000噸。自二零零五年本集團首個環保項目運行以來,累計分別處理生活垃圾108,684,000噸及危險廢棄物975,000噸,農業廢棄物14,822,000噸,提供綠色電力49,228,759,000千瓦時,可供41,024,000個家庭一年使用,相當於節約標煤19,692,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4,487,000噸及減少樹木砍伐6,399,739,000株。本集團累計處理污水10,450,787,000立方米,垃圾發電廠的滲濾液22,265,000立方米,減少COD排放3,895,000噸。
資料來源: 光大環境 (00257) 中期業績公告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回顧期」),在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疫情」)、貿易衝突等因素的衝擊下,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及復甦全面放緩,通脹疲軟和信心不足並存,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繼續上升。在此環境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府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全力推進「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國內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復甦態勢總體向好。考慮到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仍是國家二零二零年的工作重點,國內環境、資源和能源領域儘管在大環境下難以獨善其身,在穩增長政策支持下,整體發展勢頭依然向好。
回顧期內,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強調,要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經歷疫情,《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出台,推動國內加快補齊醫廢和危廢收集處理設施短板。《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頒佈,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強調公眾參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發佈,強調能源開發利用應當與生態文明相適應,要實施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綠色低碳、創新驅動的能源發展戰略。這些政策指引既是對環境保護、環境衛生、資源利用、綠色能源等相關領域提出更嚴要求和更高目標,也為相關行業未來發展指引方向。「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逐步開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經濟轉型升級、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進一步落實,亦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作為中國最具規模環境企業、亞洲環保領軍企業以及世界知名環境集團,本公司秉承「情系生態環境,築夢美麗中國」的企業使命,堅持「創造更好投資價值,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企業追求,緊盯成為「全球領先生態環境集團」的戰略目標,圍繞「三五八七」(三大領域、五大能力、八大領域和七大保障)發展戰略,直面多重外部變化和挑戰,積極部署,守正出新,穩妥推進各項工作,夯實傳統業務市場地位,加快新興業務發展步伐,優化整體業務佈局,進一步增強綜合競爭力,鞏固行業領軍地位。
市場拓展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上下齊心、擔當有為、扎實勤勉,保持了穩健的業務增長勢頭,共簽署32個新項目、2份現有項目的補充協議及2份項目收購協議,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106.84億元;承接4個環境修復服務、1個現有環境修復服務的補充協議、1個合同能源管理(「EMC」)項目及1個委託運營項目,涉及合同金額約人民幣1.49億元。本集團業務足跡拓展至張家口、晉中、湘潭等新地域市場,進一步鞏固於垃圾發電、污水處理、危廢及固廢處置等傳統業務領域的優勢地位,於垃圾分類、節能照明、環衛一體化等新業務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新增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1,210噸、日處理餐廚垃圾730噸、日處理污水170,000立方米(含委託運營項目規模)、日供中水30,000立方米、年供蒸汽820,000噸、年處置危廢及固廢392,500噸。
工程建設方面,回顧期內,儘管一定程度受到疫情影響,本集團積極應對、全力部署,有序推進各項目建設工地的疫情防控以及復工復產工作,並堅持以「多快好省法安廉」七字訣,強化工程進度動態管理,高質量推進項目工程建設,帶動建造服務收益上升。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本集團共有45個項目開工建設,24個項目投運(包含22個建成投運項目),完工並交付的環境修復服務3個。其中,回顧期內,本集團旗下光大照明板塊的山東日照路燈節能改造EMC項目完成驗收並投入使用,山東濟南市區路燈節能改造EMC項目開工建設——為未來開展相關業務和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執行中的環境修復服務共11個,籌備中的環境修復服務為2個,完工並交付的環境修復服務累計達18個。
運營管理方面,本集團以行業最高標準管理旗下運營項目,緊遵「三個零」(零安全事故,零超標排放,零違規違紀)、「兩個決不允許」(寧可收益不達標,絕不排放不達標;寧可少做一個項目,絕不做砸一個項目)、「兩個萬」(用一萬分的努力防止萬分之一的可能)和「四個經得起」(經得起看、經得起聞、經得起聽、經得起測)的工作宗旨,緊抓安全及環境管理,確保各項目運營成本控制良好。回顧期內,本集團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安全與環境管理相關的管理制度,實施運營分級管控措施,舉辦專題講座、培訓等活動,推動信息共享,完善環境監測等相關平台建設,加強運營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防控水平。
面對今年突然來襲的疫情,本集團快速反應、高效指揮,建立起總部、板塊、項目公司三級防疫體系,將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到位;科學防護、嚴管嚴控,發佈防疫工作指引,採購相關物資,將疫情防控的措施落實到位;有序復工、強化保障,把疫情防控的效果鞏固到位。本集團旗下兩百多個運營的環保項目,一方面確保防疫工作無死角,保障員工健康安全,實現工作廠區「零感染」;另一方面,本集團員工在防疫期間展現出至高的擔當精神,堅守崗位,確保各項目穩定運營、達標排放,為當地提供生活垃圾、醫療廢棄物、污水等無害化處理,有效阻斷病毒通過廢棄物媒介二次傳播,以高效、優質的環境服務守護當地環境衛生。
本集團堅信高效的環境管理和及時的環境信息披露既是企業落實污染治理責任的必要條件,亦是民眾追求優質人居環境的基本權利。回顧期內,本集團繼續推動旗下各業務板塊運營項目的公眾開放工作,累計接待國內外各界參觀考察人士超過33,000人次。雖然項目的實體公眾開放活動因疫情放緩或者暫停,本集團靈活調整,通過「線上」平台開展公眾開放活動,例如圍繞「六五世界環境日」等環保主題節日開展科普雲講堂,舉辦環保詩詞直播大賽等,有效消除疫情影響,持續向公眾宣傳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節約能源等重要環保科普議題。回顧期內,江蘇常州垃圾發電項目(「常州項目」)的開放提升工程有序推進並投入運營,由原來的「閒人免進」的「鄰避」環保設施變身為中國首個沒有圍墻、全面開放,建有圖書館、籃球場、兒童樂園等便民惠民設施的「鄰利」工廠和「城市客廳」,為各地破解「鄰避效應」提供有益借鑒,成為推動政、企、民利益共同體的有益探索,標誌著本集團再度高位引領行業發展。
回顧期內,本集團旗下光大國際環保公益基金繼續全力支持並參與各類環保教育、節能減排、生態保育、社區關懷等方面的慈善公益活動,其中包括連續第七年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地球一小時」活動的首席贊助機構。此外,本集團各地項目員工繼續自發組織各類慈善公益活動,強化與當地社區民眾的聯繫和相互支持。針對疫情防控,本集團亦積極籌措物資,捐款捐物,全力支持旗下業務所在地區的「抗疫」工作,獲得當地政府、相關機構、民眾和主流媒體的高度讚揚。
回顧期內,本集團憑藉在業務發展、可持續發展、企業管治、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潛心耕耘,獲得多項國內外榮譽認可。在中國E20環境平台對中國143家環保上市公司年度業績的評選中,本集團在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兩項指標的排行中位列榜首,連續第二年獲此佳績。在香港董事學會二零二零年《上市公司企業管治水準報告》中,本公司首次躋身「十大企業管治最佳上市公司」榜單。本集團招標採購電子交易平台獲得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頒發的「三星」認證證書,成為國內固廢行業首個獲得該權威認證的電子招採平台。本集團旗下青島理工環境技術研究院憑藉出色的水樣二噁英檢測技術能力,在環境資源協會組織的國際檢測能力驗證活動中獲得「卓越實驗室」稱號。在第九屆中國公益節活動中,本集團獲頒「年度責任品牌獎」,連續第六年獲此殊榮。在項目公司層面,山東章丘污水處理項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部」)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本集團旗下位於廣東、安徽、江蘇、浙江、河南、遼寧等地的多個環保項目亦分別獲頒省市級環境教育、科普教育或生態文明建設基地的稱號。
經營業績方面,回顧期內,本集團錄得綜合收益港幣18,377,460,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16,225,718,000元增加13%。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為港幣6,369,203,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5,500,987,000元增加16%。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港幣3,028,747,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2,630,366,000元增加15%。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為49.30港仙,較去年同期之42.82港仙增加6.48港仙。本集團融資渠道暢通,資金充裕,負債水平合理,各項財務指標良好,財務狀況健康,為下一階段發展和打造「全球領先生態環境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為確保可持續發展及中長期發展的資金需求,本集團於回顧期內積極探索各類融資渠道,增強資金實力,為未來發展備足資金糧草。二零二零年四月,本公司透過旗下全資附屬公司與本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光大集團」)及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訂立有限合夥合同,加入光大一帶一路綠色股權投資基金,並擬出資人民幣5億元認繳該基金,有助提升本集團投融資多元化水平,豐富展業手段,強化市場地位,為未來長遠發展戰略的落實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此外,二零二零年六月,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光大綠色環保」)向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本金為人民幣10億元的首期中期票據,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光大水務」)亦於同月向中國境內合資格投資者發行總規模人民幣3億元的資產支持證券,有助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將財務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本集團始終致力為股東創優增值,與股東分享企業的經營成果。為回饋股東支持以及本集團的長足發展,董事會宣佈向股東派發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每股14.0港仙(二零一九年:每股13.0港仙)。
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業務佈局已拓展至國內23個省(市)、自治區,超過190個地區,遠至德國、波蘭及越南,落實環保項目總數達435個,涉及總投資人民幣1,345.42億元。共承接31個環境修復服務、11個工程總包(「EPC」)項目、3個EMC項目及4個委託運營項目。
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作為全球最大的垃圾發電投資運營商,本集團旗下環保能源板塊及綠色環保板塊共落實垃圾發電項目154個(包括2個委託運營項目),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34,410噸;運營的垃圾發電項目92個,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75,900噸;在建的垃圾發電項目47個,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41,200噸;籌建的垃圾發電項目15個,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7,310噸。
回顧期內,本集團旗下環保能源、綠色環保及環保水務項目的收益合共達港幣18,038,551,000元,其中建造服務收益為港幣10,408,327,000元,較二零一九年同期增長3%;運營服務收益為港幣5,754,540,000元,較二零一九年同期增長32%。各收益比重為:建造服務收益、運營服務收益及財務收入分別佔58%、32%及10%。
本集團致力推動實現社會、環境及經濟效益多贏局面,肩負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積極落實節能減排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回顧期內,本集團分別處理生活垃圾14,724,000噸及危險廢棄物86,000噸,農業廢棄物2,891,000噸,提供綠色電力7,854,563,000千瓦時,可供6,545,000個家庭一年使用,相當於節約標煤3,142,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260,000噸。與此同時,本集團處理污水746,291,000立方米,垃圾發電廠的滲濾液3,122,000立方米,減少化學需氧量(「COD」)排放262,000噸。自二零零五年本集團首個環保項目運行以來,累計分別處理生活垃圾108,684,000噸及危險廢棄物975,000噸,農業廢棄物14,822,000噸,提供綠色電力49,228,759,000千瓦時,可供41,024,000個家庭一年使用,相當於節約標煤19,692,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4,487,000噸及減少樹木砍伐6,399,739,000株。本集團累計處理污水10,450,787,000立方米,垃圾發電廠的滲濾液22,265,000立方米,減少COD排放3,895,000噸。
資料來源: 光大環境 (00257) 中期業績公告
主要股東: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43.01%)
公司秘書:
潘婉玲
核數師: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主要往來銀行: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台北富邦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光大銀行
中國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銀行
星展銀行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
瑞穗銀行
亞洲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
交通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恒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永隆銀行有限公司
南洋商業銀行
法國興業銀行
荷商安智銀行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國際金融公司
台北富邦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光大銀行
中國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銀行
星展銀行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
瑞穗銀行
亞洲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
交通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恒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永隆銀行有限公司
南洋商業銀行
法國興業銀行
荷商安智銀行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國際金融公司
律師:
國浩律師集團事務所
李偉斌律師行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李偉斌律師行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公司註冊地點:
香港
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夏愨道十六號遠東金融中心二十七樓二七零三室
股份過戶登記處:
卓佳登捷時有限公司 [電話: (852) 2980-1333]
電話:
(852) 2804-1886
傳真:
(852) 2528-4228

光大環境 (00257)
會議: BM
日期: 2021/03/11
地點: 不適用
日期: 2021/03/11
地點: 不適用
核數師變動
宣佈日期
核數師名稱
原因
2016/05/17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辭職
2016/05/17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委任
公司秘書變動
宣佈日期
公司秘書名稱
原因
董事任職變動
宣佈日期
董事名稱
職務
原因
2020/09/25
王天義
主席
委任
2020/09/25
蔡允革
執行董事
辭職
2018/08/14
索緒權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8/03/16
唐雙寧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7/12/29
蔡曙光
執行董事
辭職
2017/12/29
王天義
總經理
辭職
2017/12/07
陳小平
執行董事
辭職
2017/12/07
王天義
行政總裁
委任
2017/12/07
錢曉東
副總經理
委任
2017/12/07
胡延國
副總經理
委任
2017/05/24
李國星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12/12
蔡允革
副主席
辭職
2016/12/12
唐雙寧
執行董事
辭職
2016/12/12
唐雙寧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12/12
蔡允革
主席
委任
2016/11/10
劉珺
副主席
辭職
2016/11/10
蔡允革
副主席
委任
2014/08/12
劉珺
副主席
委任
2014/08/12
臧秋濤
副主席
辭職
2012/12/13
范仁鶴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12/13
范仁鶴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4/25
李學明
副主席
辭職
2010/11/29
翟海濤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11/29
鍾逸傑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8/19
張衛云
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8/19
蔡曙光
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2/22
王天義
總經理
委任
2010/01/20
范仁鶴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1/20
范仁鶴
總經理
辭職
公司名稱變動
宣佈日期
新名稱
原有公司名稱
港交所採納日期
公司採納日期
2020/09/16
光大環境
中國光大國際
2020/09/22
2020/09/10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