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及財務資訊(資料截至上一個交易日)由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上市公司公告由報價王科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新聞
日期 |
內容提要
|
---|---|
2021/03/24 | |
2020/05/20 | |
2020/03/25 | |
2020/02/12 | |
2019/09/20 | |
2019/09/09 | |
2019/08/28 | |
2019/08/28 | |
2019/08/28 | |
2019/08/27 | |
2019/06/20 | |
2019/03/27 | |
2018/12/27 | |
2018/10/15 | |
2018/07/05 | |
2018/07/05 | |
2018/05/25 | |
2018/03/21 | |
2018/03/21 | |
2018/02/15 | |
2017/12/05 | |
2017/12/05 | |
2017/09/01 | |
2017/08/24 | |
2017/08/24 | |
2017/08/23 | |
2017/08/23 | |
2017/06/29 | |
2017/06/20 | |
2017/06/19 | |
2017/06/19 | |
2017/05/27 | |
2017/05/23 | |
2017/04/10 | |
2017/03/22 | |
2017/03/22 | |
2017/03/22 | |
2017/03/22 | |
2016/12/08 | |
2016/10/12 | |
2016/08/24 | |
2016/08/24 | |
2016/08/24 | |
2016/08/24 | |
2016/07/19 | |
2016/06/16 | |
2016/06/08 | |
2016/06/06 | |
2016/06/03 | |
2016/06/03 | |
2016/06/02 | |
2016/03/23 | |
2016/02/05 | |
2016/01/13 | |
2015/08/26 |
評論
2017/06/20 | 岑智勇 Sam Sam | 早晨之星現 恆指上望26000 |
2016/12/08 | 岑智勇 Sam Sam | 恆指七連陰 23000前有阻力 |
2016/02/11 | 力奇 | 且戰且走 選擇性買賣 |
2016/01/14 | 力奇 | 真‧熊市 |
更多
企業資訊
主要業務
集團在香港,澳門及中國提供銀行、保險、金融及其他相關服務。
指數成份股
恒生綜合-金融業, 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 恒生綜合指數
上市交易所
MAIN
年結
(MM/YYYY)
(MM/YYYY)
利息收益淨額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純利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盈利
港元
每股盈利
港元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派息
港元
每股派息
港元
市盈率
(倍)*#
(倍)*#
週息率
(%)*#
(%)*#
派息比率
(%)
(%)
經調整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價格/賬面
(倍)#
(倍)#
2020/12/31
3,719,201
-9.839
1,158,152
-32.19
3.624
-31.40
0.940
7.17
3.62
25.94
88.824
0.29
2019/12/31
4,125,044
-2.134
1,707,809
-10.83
5.283
-7.57
1.470
4.92
5.65
27.83
83.878
0.31
2018/12/31
4,214,992
2.729
1,915,181
-64.57
5.716
-64.57
1.470
4.55
5.65
25.72
75.910
0.34
2017/12/31
4,103,019
2.817
5,404,774
185.69
16.130
185.69
7.950
1.61
30.58
49.29
74.795
0.35
2016/12/31
3,990,603
9.233
1,891,817
-2.86
5.646
-2.86
1.320
4.61
5.08
23.38
65.110
0.40
* 化作年計 # 以最後收市價計算

業務回顧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自2020年初以來,香港經濟受到2019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影響,錄得多年來最疲弱表現。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繼2019年收縮1.2%後,於2020年錄得6.1%負增長,為本地生產總值多年來首次連續兩年下降。大部分經濟領域受到衝擊,其中旅遊、酒店及休閒、零售及消費以及餐飲行業所受影響尤為嚴重。該等行業面臨的困境,加上整體經濟環境低迷,導致失業率於年底攀升至7%。在經濟疲弱的環境下,香港消費物價通脹溫和。年內基本通脹率(經扣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為1.3%,較去年下降1.7%。
全球生產總值亦受重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20年全球增長率為-3.5%,遠低於2019年錄得的+2.8%。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本地生產總值錄得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年內錄得正增長率2.3%。美國及歐盟的本地生產總值分別下降3.5%及6.3%。
全球各國政府及央行採取多項政策應對疫情,積極透過各種刺激措施(包括注入流動資金及減息)以及特別紓困及支持性財政措施振興當地經濟。該等措施導致美國及香港利率大幅下降,惟人民幣利率仍較為穩定。年內一個月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由1.76%降至0.14%,而一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由2.67%降至0.18%。
雖然金融服務業並非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但經濟放緩的程度顯然對本集團業務帶來負面影響。本集團的股東應佔溢利下降32%至11億5千8百萬港元,主要由於核心銀行業務表現疲弱。相比之下,本集團的保險業務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主要由於投資表現改善所致。
由於經濟環境非常疲弱,大新銀行集團有限公司(「大新銀行集團」)錄得之股東應佔溢利下降33%至14億9千3百萬港元。由於利率迅速下降導致年內淨息差受壓而大幅下滑,淨利息收入下降9%。然而,非利息收入的表現較為.穩,年內增長18%,有助將營運收入跌幅調低不多於3%。
儘管本集團持續投資若干領域(例如資訊科技),但營運支出控制得宜,年內基本持平。然而,與信貸、重慶銀行及商譽相關的減值支出明顯高於2019年,是年內溢利下降的主要原因。僅信貸減值支出就已於年內增加2億9千1百萬港元,主要由於較高之中小企業借貸及無抵押零售借貸之信貸虧損所致,惟年底信貸質素呈現回穩跡象。
年內本集團於重慶銀行投資之減值撥備為5億3千1百萬港元,較2019年增加2億4千4百萬港元。儘管需要減值準備以降低重慶銀行投資的賬面值,其營運表現保持穩健,年內本集團應佔其淨溢利為7億1千萬港元,與去年大致相若。本集團在澳門及中國的業務主要由於信貸成本增加而錄得較弱的業績。本集團亦因疫情期間削減過往收購之業務而對相關收購所產生的商譽作出商譽減值撥備9千8百萬港元。
大新銀行集團溢利之大幅下降亦導致股東資金回報率由8.5%下降至5.4%。大新銀行集團的成本對收入比率由52.9%按年上升至54.0%。不計及大新銀行集團的貢獻,由於下半年承保業務表現穩定及投資收益改善,本集團的保險及投資業務錄得增加資產淨值7億4千8百萬港元的全面收益總額(2019年為6億8千6百萬港元)。
於2020年12月31日,大新銀行有限公司(「大新銀行」)的綜合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3.8%,略高於2019年年底的13.4%。大新銀行於年底的綜合整體資本充足率為17.6%,與去年相若。本集團繼續維持遠高於25%最低要求的流動性維持比率,年內平均水平為48%。本集團相信其資本及流動資金比率維持在香港銀行同業及國際銀行業界的市場範圍內。
資料來源: 大新金融 (00440) 全年業績公告
自2020年初以來,香港經濟受到2019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影響,錄得多年來最疲弱表現。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繼2019年收縮1.2%後,於2020年錄得6.1%負增長,為本地生產總值多年來首次連續兩年下降。大部分經濟領域受到衝擊,其中旅遊、酒店及休閒、零售及消費以及餐飲行業所受影響尤為嚴重。該等行業面臨的困境,加上整體經濟環境低迷,導致失業率於年底攀升至7%。在經濟疲弱的環境下,香港消費物價通脹溫和。年內基本通脹率(經扣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為1.3%,較去年下降1.7%。
全球生產總值亦受重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20年全球增長率為-3.5%,遠低於2019年錄得的+2.8%。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本地生產總值錄得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年內錄得正增長率2.3%。美國及歐盟的本地生產總值分別下降3.5%及6.3%。
全球各國政府及央行採取多項政策應對疫情,積極透過各種刺激措施(包括注入流動資金及減息)以及特別紓困及支持性財政措施振興當地經濟。該等措施導致美國及香港利率大幅下降,惟人民幣利率仍較為穩定。年內一個月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由1.76%降至0.14%,而一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由2.67%降至0.18%。
雖然金融服務業並非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但經濟放緩的程度顯然對本集團業務帶來負面影響。本集團的股東應佔溢利下降32%至11億5千8百萬港元,主要由於核心銀行業務表現疲弱。相比之下,本集團的保險業務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主要由於投資表現改善所致。
由於經濟環境非常疲弱,大新銀行集團有限公司(「大新銀行集團」)錄得之股東應佔溢利下降33%至14億9千3百萬港元。由於利率迅速下降導致年內淨息差受壓而大幅下滑,淨利息收入下降9%。然而,非利息收入的表現較為.穩,年內增長18%,有助將營運收入跌幅調低不多於3%。
儘管本集團持續投資若干領域(例如資訊科技),但營運支出控制得宜,年內基本持平。然而,與信貸、重慶銀行及商譽相關的減值支出明顯高於2019年,是年內溢利下降的主要原因。僅信貸減值支出就已於年內增加2億9千1百萬港元,主要由於較高之中小企業借貸及無抵押零售借貸之信貸虧損所致,惟年底信貸質素呈現回穩跡象。
年內本集團於重慶銀行投資之減值撥備為5億3千1百萬港元,較2019年增加2億4千4百萬港元。儘管需要減值準備以降低重慶銀行投資的賬面值,其營運表現保持穩健,年內本集團應佔其淨溢利為7億1千萬港元,與去年大致相若。本集團在澳門及中國的業務主要由於信貸成本增加而錄得較弱的業績。本集團亦因疫情期間削減過往收購之業務而對相關收購所產生的商譽作出商譽減值撥備9千8百萬港元。
大新銀行集團溢利之大幅下降亦導致股東資金回報率由8.5%下降至5.4%。大新銀行集團的成本對收入比率由52.9%按年上升至54.0%。不計及大新銀行集團的貢獻,由於下半年承保業務表現穩定及投資收益改善,本集團的保險及投資業務錄得增加資產淨值7億4千8百萬港元的全面收益總額(2019年為6億8千6百萬港元)。
於2020年12月31日,大新銀行有限公司(「大新銀行」)的綜合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3.8%,略高於2019年年底的13.4%。大新銀行於年底的綜合整體資本充足率為17.6%,與去年相若。本集團繼續維持遠高於25%最低要求的流動性維持比率,年內平均水平為48%。本集團相信其資本及流動資金比率維持在香港銀行同業及國際銀行業界的市場範圍內。
資料來源: 大新金融 (00440) 全年業績公告
主要股東:
王守業 (42.96%)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10.02%)
標準人壽安本 (5.65%)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10.02%)
標準人壽安本 (5.65%)
公司秘書:
王慧娜
核數師: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主要往來銀行:
沒有資料
律師:
史密夫·斐爾律師事務所
公司註冊地點:
香港
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二百四十八號大新金融中心二十六樓
股份過戶登記處: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電話: (852) 2862-8628]
公司網址:
電話:
(852) 2507-8866
傳真:
(852) 2598-5052
核數師變動
宣佈日期
核數師名稱
原因
公司秘書變動
宣佈日期
公司秘書名稱
原因
2013/03/19
蘇海倫
辭職
2013/03/19
王慧娜
委任
董事任職變動
宣佈日期
董事名稱
職務
原因
2020/12/08
中村伸吉
替任董事
委任
2020/12/08
高松文
替任董事
辭職
2019/08/27
Yoshikazu Shimauchi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9/08/27
高松文
替任董事
委任
2019/08/27
大和健一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8/27
二重孝好
替任董事
辭職
2019/05/24
中村清次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5/24
周偉偉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5/24
衛皓民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8/12/31
董樂明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8/12/04
譚偉雄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8/12/04
簡俊傑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8/08/21
堀越秀一
替任董事
辭職
2018/08/21
二重孝好
替任董事
委任
2017/12/20
裴布雷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7/12/20
梁君彥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7/09/20
本下俊秀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7/09/20
大和健一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7/06/01
王伯凌
營運總監
委任
2017/05/26
麥曉德
執行董事
辭職
2016/08/23
吉川英一
替任董事
辭職
2016/08/23
守村卓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08/23
吉川英一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08/23
堀越秀一
替任董事
委任
2014/09/15
舒元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4/08/27
吉川英一
替任董事
委任
2014/08/27
本下俊秀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4/08/27
堀越秀一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4/06/20
倉內宗夫
替任董事
辭職
2013/08/14
倉內宗夫
替任董事
委任
2013/06/25
Takami Onodera
替任董事
辭職
2013/06/03
裴布雷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03
孫大倫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12/04
舒元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8/08
森崎孝
替任董事
辭職
2012/08/08
大塚英充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8/08
Takami Onodera
替任董事
委任
2012/08/08
堀越秀一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6/01
安德生
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6/01
中村清次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4/02
蘇兆明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4/02
青砥修吾
替任董事
辭職
2012/04/02
Akimitsu Ashida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4/02
董樂明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1/12/07
守村卓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1/12/07
田中達郎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1/05/27
Peter Gibbs Birch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1/05/26
伍耀明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7/02
吉川英一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7/02
森崎孝
替任董事
委任
2010/07/02
大塚英充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6/30
鈴木邦雄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6/30
余國雄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6/30
米谷憲一
替任董事
辭職
2010/06/30
青砥修吾
替任董事
委任
2010/06/30
Akimitsu Ashida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6/15
和田哲哉
替任董事
辭職
2009/08/12
蘇兆明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09/03/25
周忠繼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08/12/31
和田哲哉
替任董事
委任
2008/12/31
田原啟佐
替任董事
辭職
公司名稱變動
宣佈日期
新名稱
原有公司名稱
港交所採納日期
公司採納日期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