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及財務資訊(資料截至上一個交易日)由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上市公司公告由報價王科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新聞
日期 |
內容提要
|
---|---|
2020/11/26 | |
2020/11/13 | |
2020/06/27 | |
2020/05/29 | |
2019/11/30 | |
2019/06/27 | |
2019/04/17 | |
2018/12/12 | |
2018/11/22 | |
2018/06/24 | |
2018/03/21 | |
2018/03/20 | |
2018/03/19 | |
2018/03/16 | |
2018/03/15 | |
2018/03/14 | |
2018/03/13 | |
2018/03/12 | |
2018/03/09 | |
2018/03/08 | |
2018/03/06 | |
2018/03/01 | |
2018/02/28 | |
2018/02/23 | |
2018/02/12 | |
2018/02/08 | |
2018/02/07 | |
2018/01/30 | |
2017/12/22 | |
2017/12/21 | |
2017/12/20 | |
2017/12/18 | |
2017/12/12 | |
2017/12/08 | |
2017/12/07 | |
2017/12/04 | |
2017/12/01 | |
2017/11/29 | |
2017/11/14 | |
2017/01/27 | |
2015/12/01 | |
2015/09/18 | |
2015/07/09 |
企業資訊
主要業務
主要從事存銷及分銷建築材料,例如鋼材產品; 潔具、廚櫃及工程塑膠貿易; 鋼材回收以及房地產業務。
指數成份股
上市交易所
MAIN
年結
(MM/YYYY)
(MM/YYYY)
營業額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純利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盈利
港元
每股盈利
港元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派息
港元
每股派息
港元
市盈率
(倍)*#
(倍)*#
週息率
(%)*#
(%)*#
派息比率
(%)
(%)
經調整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價格/賬面
(倍)#
(倍)#
2020/03/31
2,325,031
-19.34
(90,309)
NA
-0.141
NA
NA
NA
NA
NA
1.257
0.20
2019/03/31
2,882,605
-4.95
13,888
NA
0.022
NA
0.020
11.52
8.00
92.17
1.544
0.16
2018/03/31
3,032,852
0.33
(147,712)
NA
-0.230
NA
0.016
NA
6.28
NA
1.651
0.15
2017/03/31
3,022,923
-10.57
101,776
45.18
0.159
44.84
0.048
1.58
19.00
29.95
1.729
0.15
2016/03/31
3,380,161
-12.62
70,105
-67.47
0.110
-72.43
0.028
2.28
11.20
25.57
1.654
0.15
* 化作年計 # 以最後收市價計算

業務回顧 - 截至2020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踏入二零二零╱二一財政年度上半年,整體營商環境仍然充滿挑戰,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令市場蒙上陰影並削弱了營商信心,上海商務新租賃市場亦因而受到打擊。另一方面,建築工程的延誤以及酒店暫時擱置升級計劃,亦阻礙了本集團建築材料業務及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的發展,對本集團構成進一步壓力。
因此,本集團於本期間錄得收入約955,800,000港元,去年同期收入約為1,219,100,000港元。然而,受惠於毛利率由約10.4%增加至約14.7%,毛利約為140,300,000港元,去年同期約為127,300,000港元。
本期間之淨溢利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溢利分別約為1,600,000港元及約500,000港元,去年同期約為1,400,000港元及2,500,000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溢利減少主要是由於本集團一項投資物業於本期間之公允價值虧損(經抵扣稅項後)約為2,800,000港元,對比去年同期之公允價值收益(經抵扣稅項後)約為27,500,000港元。
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於本期間為0.07港仙,去年同期為0.38港仙。
於本期間,為應對艱難的營商環境及減低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所造成的影響,本集團繼續密切管控其營運成本,以保障營運資金充沛。具體而言,本集團致力改善其組織架構,精簡非核心的工程塑膠業務,同時密切監控存貨的採購及周轉、設計出有效的租賃策略,並強化其財務狀況。在上述措施的推進及多番努力下,本集團之建築材料業務的除所得稅前溢利按年反彈約135.8%,加上在這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表現仍維持穩定,以及受惠於與一私募股權基金新項目的開展,房地產投資及項目管理業務的費用收入得以提升,因而減輕了本集團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變動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房地產投資及項目管理業務
作為擁有良好往績紀錄及領先的私募股權房地產投資者及投資經理人,本集團專注在細分市場上,透過改動及加建工程以及提供優質的房地產管理服務,從而提升及釋放物業價值。
本集團的房地產投資及項目管理業務包括(i)直接收購物業作投資用途,如我們全資擁有的中港匯‧浦東,以賺取租金及物業管理費收入,並在中長期時帶來公允價值增值;及(ii)透過本集團持有權益的合夥企業或投資基金進行物業投資,同時以一般合夥人及╱或投資經理人的身份以賺取費用收入。截至二零二零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團分別與兩大領先私募股權基金就中港匯‧靜安及長城金融大廈(又名為中港匯‧黃浦)兩項優化項目的發展訂立合作夥伴關係。
隨著中國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大致受控,上海辦公室租賃需求亦逐漸重拾正軌,然而,本期間的短期不明朗因素仍使上海市場出租率及租金受壓。因此,房地產投資及項目管理業務錄得收入約51,3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虧損約2,300,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收入約43,5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37,600,000港元。由盈轉虧乃由於去年同期來自中港匯‧浦東的公允價值收益約為36,600,000港元,而本期間為公允價值虧損則約為3,800,000港元。
儘管如此,本集團已於二零二零年六月完成收購中港匯‧黃浦,相關優化工程亦於本期間全力推進,發展情況良好,並為本集團帶來額外費用收入。
於本期間,本集團按權益法入賬之應佔投資虧損為11,400,000港元,去年同期則為應佔虧損5,500,000港元。
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
本集團的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致力提供全面的衛浴潔具及配件以及廚房產品之價值方案,服務涵蓋設計、安裝、庫存管理、物流以及技術支援。憑藉其種類齊全、設計時尚及知名度高的衛浴潔具及配件組合,本集團已作好完善準備,捕捉客戶對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後提高了的衛生意識,以及對優質生活產品的引申需求。
在本集團努力不懈下,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錄得收入約151,2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16,000,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收入約152,4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16,600,000港元。
建築材料業務
本集團的建築材料業務包括(i)香港建築產品加工與分銷;(ii)鋼筋加工及裝配;及(iii)於中國的卷鋼加工與分銷。
建築材料業務仍然面對多項挑戰,尤其在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全球鋼鐵市場較為波動。需求端而言,積壓待批的政府項目日漸增加,私人建築項目亦因應建築物料供應中斷及╱或政府的抗疫措施而出現進度延誤問題,直接減低了二零二零╱二一財政年度第一季的產品需求。
縱使建築材料業務的表現仍遜於預期,近期的盈利表現卻反映情況已得到改善。於本期間,建築材料業務錄得收入約748,4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26,400,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收入約958,6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11,200,000港元。收入總額按年減少約21.9%,主要由於香港建築市場需求放緩。然而,受惠於鋼筋加工及裝配業務的生產效率有所提升,以及成本監控措施帶動毛利率上升,除所得稅前溢利按年增加約135.8%。
資料來源: 滬港聯合 (01001) 中期業績公告
踏入二零二零╱二一財政年度上半年,整體營商環境仍然充滿挑戰,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令市場蒙上陰影並削弱了營商信心,上海商務新租賃市場亦因而受到打擊。另一方面,建築工程的延誤以及酒店暫時擱置升級計劃,亦阻礙了本集團建築材料業務及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的發展,對本集團構成進一步壓力。
因此,本集團於本期間錄得收入約955,800,000港元,去年同期收入約為1,219,100,000港元。然而,受惠於毛利率由約10.4%增加至約14.7%,毛利約為140,300,000港元,去年同期約為127,300,000港元。
本期間之淨溢利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溢利分別約為1,600,000港元及約500,000港元,去年同期約為1,400,000港元及2,500,000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溢利減少主要是由於本集團一項投資物業於本期間之公允價值虧損(經抵扣稅項後)約為2,800,000港元,對比去年同期之公允價值收益(經抵扣稅項後)約為27,500,000港元。
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於本期間為0.07港仙,去年同期為0.38港仙。
於本期間,為應對艱難的營商環境及減低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所造成的影響,本集團繼續密切管控其營運成本,以保障營運資金充沛。具體而言,本集團致力改善其組織架構,精簡非核心的工程塑膠業務,同時密切監控存貨的採購及周轉、設計出有效的租賃策略,並強化其財務狀況。在上述措施的推進及多番努力下,本集團之建築材料業務的除所得稅前溢利按年反彈約135.8%,加上在這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表現仍維持穩定,以及受惠於與一私募股權基金新項目的開展,房地產投資及項目管理業務的費用收入得以提升,因而減輕了本集團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變動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房地產投資及項目管理業務
作為擁有良好往績紀錄及領先的私募股權房地產投資者及投資經理人,本集團專注在細分市場上,透過改動及加建工程以及提供優質的房地產管理服務,從而提升及釋放物業價值。
本集團的房地產投資及項目管理業務包括(i)直接收購物業作投資用途,如我們全資擁有的中港匯‧浦東,以賺取租金及物業管理費收入,並在中長期時帶來公允價值增值;及(ii)透過本集團持有權益的合夥企業或投資基金進行物業投資,同時以一般合夥人及╱或投資經理人的身份以賺取費用收入。截至二零二零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團分別與兩大領先私募股權基金就中港匯‧靜安及長城金融大廈(又名為中港匯‧黃浦)兩項優化項目的發展訂立合作夥伴關係。
隨著中國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大致受控,上海辦公室租賃需求亦逐漸重拾正軌,然而,本期間的短期不明朗因素仍使上海市場出租率及租金受壓。因此,房地產投資及項目管理業務錄得收入約51,3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虧損約2,300,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收入約43,5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37,600,000港元。由盈轉虧乃由於去年同期來自中港匯‧浦東的公允價值收益約為36,600,000港元,而本期間為公允價值虧損則約為3,800,000港元。
儘管如此,本集團已於二零二零年六月完成收購中港匯‧黃浦,相關優化工程亦於本期間全力推進,發展情況良好,並為本集團帶來額外費用收入。
於本期間,本集團按權益法入賬之應佔投資虧損為11,400,000港元,去年同期則為應佔虧損5,500,000港元。
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
本集團的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致力提供全面的衛浴潔具及配件以及廚房產品之價值方案,服務涵蓋設計、安裝、庫存管理、物流以及技術支援。憑藉其種類齊全、設計時尚及知名度高的衛浴潔具及配件組合,本集團已作好完善準備,捕捉客戶對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後提高了的衛生意識,以及對優質生活產品的引申需求。
在本集團努力不懈下,建築產品及設計方案業務錄得收入約151,2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16,000,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收入約152,4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16,600,000港元。
建築材料業務
本集團的建築材料業務包括(i)香港建築產品加工與分銷;(ii)鋼筋加工及裝配;及(iii)於中國的卷鋼加工與分銷。
建築材料業務仍然面對多項挑戰,尤其在二零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全球鋼鐵市場較為波動。需求端而言,積壓待批的政府項目日漸增加,私人建築項目亦因應建築物料供應中斷及╱或政府的抗疫措施而出現進度延誤問題,直接減低了二零二零╱二一財政年度第一季的產品需求。
縱使建築材料業務的表現仍遜於預期,近期的盈利表現卻反映情況已得到改善。於本期間,建築材料業務錄得收入約748,4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26,400,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收入約958,600,000港元及除所得稅前溢利約11,200,000港元。收入總額按年減少約21.9%,主要由於香港建築市場需求放緩。然而,受惠於鋼筋加工及裝配業務的生產效率有所提升,以及成本監控措施帶動毛利率上升,除所得稅前溢利按年增加約135.8%。
資料來源: 滬港聯合 (01001) 中期業績公告
主要股東:
姚祖輝 (44.24%)
王冠之 (5.96%)
王冠之 (5.96%)
公司秘書:
黃婉詩
核數師: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主要往來銀行:
創興銀行有限公司
上海商業銀行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盤谷銀行
大華銀行有限公司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上海商業銀行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盤谷銀行
大華銀行有限公司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律師:
沒有資料
公司註冊地點:
百慕達
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灣仔駱克道四十一號東城大廈十一樓一一零三至零五室
股份過戶登記處: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電話: (852) 2862-8628]
電話:
(852) 2528-1238
傳真:
(852) 2528-1311
核數師變動
宣佈日期
核數師名稱
原因
公司秘書變動
宣佈日期
公司秘書名稱
原因
2018/12/12
黃婉詩
委任
2018/12/12
林伊芬
辭職
2013/06/20
Frank Munoz
辭職
2013/06/20
林伊芬
委任
2013/04/05
謝秀惠
辭職
2013/04/05
Frank Munoz
委任
董事任職變動
宣佈日期
董事名稱
職務
原因
2018/12/12
陸佩然
財政總裁
辭職
2018/08/17
謝龍華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8/07/05
李引泉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7/03/30
唐世銘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5/11/25
Frank Munoz
行政總裁
辭職
2015/11/25
姚祖輝
行政總裁
委任
2015/11/25
陸佩然
執行董事
委任
2015/11/25
劉子超
執行董事
委任
2014/03/20
楊榮燊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12/31
林耿
執行董事
辭職
2012/11/01
姚祖輝
行政總裁
辭職
2012/11/01
Frank Munoz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11/01
Frank Munoz
行政總裁
委任
2012/08/17
HAROLD RICHARD KAHLER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8/17
唐世銘
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8/17
謝龍華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8/17
唐世銘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1/06/17
Frank Munoz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7/09
林耿
執行董事
委任
2009/12/31
周亦卿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公司名稱變動
宣佈日期
新名稱
原有公司名稱
港交所採納日期
公司採納日期
2016/01/06
滬港聯合
萬順昌集團
2016/01/18
2015/12/21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