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及財務資訊(資料截至上一個交易日)由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上市公司公告由報價王科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新聞
日期 |
內容提要
|
---|---|
2021/01/27 | |
2020/11/24 | |
2020/11/05 | |
2020/10/29 | |
2020/10/23 | |
2020/10/19 | |
2020/10/15 | |
2020/10/12 | |
2020/09/09 | |
2020/09/01 | |
2020/06/30 | |
2020/06/30 | |
2020/06/04 | |
2020/05/04 | |
2020/04/28 | |
2020/04/09 | |
2020/04/08 | |
2020/03/31 | |
2020/02/11 | |
2019/10/29 | |
2019/10/26 | |
2019/10/26 | |
2019/08/24 | |
2019/08/11 | |
2019/07/12 | |
2019/05/22 | |
2019/05/07 | |
2019/04/10 | |
2019/03/29 | |
2019/03/28 | |
2019/03/21 | |
2019/03/20 | |
2019/03/18 | |
2019/03/18 | |
2019/03/17 | |
2019/02/11 | |
2018/10/27 | |
2018/07/04 | |
2018/06/05 | |
2018/04/25 | |
2018/03/26 | |
2018/03/24 | |
2018/02/27 | |
2018/01/02 | |
2017/12/20 | |
2017/10/30 | |
2017/10/26 | |
2017/07/15 | |
2017/07/06 | |
2017/06/09 | |
2017/05/08 | |
2017/04/27 | |
2017/04/10 | |
2017/04/10 | |
2017/03/29 | |
2017/03/29 | |
2017/03/17 | |
2017/02/24 | |
2017/02/06 | |
2017/02/03 | |
2017/01/10 | |
2017/01/10 | |
2016/12/07 | |
2016/11/04 | |
2016/10/31 | |
2016/10/31 | |
2016/10/28 | |
2016/09/30 | |
2016/09/28 | |
2016/09/22 | |
2016/09/05 | |
2016/08/26 | |
2016/08/18 | |
2016/07/05 | |
2016/06/21 | |
2016/06/13 | |
2016/06/10 | |
2016/04/29 | |
2016/03/30 | |
2016/02/29 | |
2016/01/27 | |
2015/12/09 | |
2015/11/03 | |
2015/10/14 |
評論
2018/04/27 | 麥嘉嘉 Avis Mak | 風電行業的復蘇 |
2015/06/02 | 岑智勇 Sam Sam | 期指於27000水平喘穩 20天線有阻力 |
2015/05/27 | 岑智勇 Sam Sam | 富時將A股納入指數 料利好期指 |
2015/02/13 | 麥嘉嘉 Avis Mak | 風電裝機潮 拉動設備股需求 |
更多
企業資訊
主要業務
主要活動包括:製造並銷售風力發電機組及風電零部件;提供風電相關諮詢,風電場建設、及維護服務;建立及經營風力發電場,包括由集團的風力發電場提供的風力發電服務以及銷售風力發電場(如適用);提供水務及融資租賃服務。
指數成份股
恒生內地及香港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 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A+H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A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H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精明指數, 恒生綜合-工業, 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 恒生綜合指數
上市交易所
MAIN
年結
(MM/YYYY)
(MM/YYYY)
營業額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純利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盈利
港元
每股盈利
港元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派息
港元
每股派息
港元
市盈率
(倍)*#
(倍)*#
週息率
(%)*#
(%)*#
派息比率
(%)
(%)
經調整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價格/賬面
(倍)#
(倍)#
2019/12/31
42,344,045
32.49
2,357,488
-32.95
0.572
-38.94
0.175
30.85
0.99
30.57
8.116
2.18
2018/12/31
32,552,924
14.50
3,581,117
5.41
0.938
-2.73
0.284
18.84
1.61
30.30
7.648
2.31
2017/12/31
29,972,493
-4.60
3,581,283
0.61
0.964
8.16
0.235
18.32
1.33
24.33
7.328
2.41
2016/12/31
29,225,768
-12.30
3,311,325
4.07
0.891
-3.62
0.168
19.82
0.95
18.89
6.002
2.94
2015/12/31
35,627,168
69.84
3,401,445
55.74
0.925
47.94
0.416
19.10
2.36
45.00
5.384
3.28
* 化作年計 # 以最後收市價計算

業務回顧 - 截至2020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一)風機生產、研發與銷售
1、產品生產和銷售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風機及零部件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4,565.64百萬元,同比增加25.18%;報告期內實現對外銷售容量4,099.97MW,同比增加28.50%。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外部待執行訂單總量為16,350.24MW,分別為:1.5MW機組233.7MW,2S平臺產品9,485.3MW,3S/4S平臺產品4,594.14MW,6S/8S平臺產品2,037.1MW;公司外部中標未簽訂單1,071.7MW,包括2S平臺產品467.5MW,3S/4S平臺產品400.5MW,6S/8S平臺產品203.7MW;在手外部訂單共計17,421.94MW,其中國際在手訂單共計1,591MW。此外,公司內部訂單536.6MW。
2、技術研發及產品認證
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風電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報告期內,公司融合全球七大研發中心資源及技術優勢,加快產品技術變革,豐富智能風機產品系列,推動技術創新及數字化轉型。
a.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圍繞產品與技術領先戰略,公司對現有研發平臺及產品進行了優化和升級,持續推進2S、3S/4S、6S/8S系列化機組研發工作,結合風機各領域關鍵技術應用對產品軟硬件進行全線技術改進,提升產品競爭力。
依託領先的模快化設計及IPD開發體系,公司2S平臺在GW150-2.8機組基礎上升級推出GW150-2.8 ~3.0機組。該機組借鑒金風科技歷史機型的可靠性和先進性經驗,採用載荷控制技術、葉片淨空監測技術、模快化葉片技術、電量提升技術,為國內不同應用場景開發低風速資源提供更高發電性能及適應性的綜合解決方案。GW150-2.8~3.0機組已獲得國內權威認證機構的設計及型式認證,憑藉優異的性能及可靠的質量表現,獲得客戶的信賴和認可。
3S/4S平臺中的GW155-4.5機組於2019年發佈,採用“直驅永磁+全功率變流”技術路線,運用國際先進智能風機設計理念,可應對海上、海外、平價上網和大基地項目等不同應用場景。報告期內,該機組在國內國際市場表現優異,在北美、南美、中亞、東南亞、澳洲等多個國際市場均有訂單斬獲;同時,第二台樣機已於今年5月在甘肅柳園順利並網發電。
金風科技持續發力海上產品自主研發,報告期內6S/8S平臺中的GW175-8.0MW海上風電機組首台樣機於2020年4月在福建興化灣吊裝成功,於2020年6月完成樣機調試,並順利實現 “一鍵啟機”及滿功率並網發電。該機型集金風科技海上風電各項先進技術於一身,具備國際領先的葉片雨蝕控制技術、葉片淨空監測技術、自主研發的E-TOP技術和E-Plus超發設計,推出後迅速贏得市場的青睞,2020年6月該機組中標三峽福建長樂A區海上風電項目的10萬千瓦訂單。
2020年8月,金風科技的陽江風電產業基地項目首台機組下線,標誌著公司在陽江的生產建設正式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公司將立足陽江,打造南方區域最大海上風電產業集聚區,並以此為依託,建設“立足廣東,輻射廣西、海南,面向東南亞”的風電裝備製造基地。
2020年4月,金風科技兩項課題《輕量化超大葉輪風電機組與柔性高塔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和《電網友好型風電高效安全主動支撐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
報告期內,公司鋼混塔架的研發、設計與施工能力也屢次獲得國家及相關機構的認可。公司自主研發的155米鋼混塔架設計取得鑒衡設計認證,將為低風速、大風切變、大湍流、運輸困難區域風場建設提供解決方案,有效提升機組性能,提高風電項目收益;憑藉140米鋼混塔架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作為《低風速高切變風電資源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的重要子課題,獲得了國家5A級協會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頒發的2019年度工程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b.產品認證
2020年上半年,金風科技獲得整機認證證書44張,其中,國內整機證書35張,國際整機證書9張;設計認證證書20張,型式認證證書20張,特定廠址評估(SSDA)證書4張。所獲整機證書涵蓋了公司多個平臺的重點機型。
c.知識產權及標準制定
金風科技一直重視研發創新投入,並積極通過知識產權保護核心技術,國內外專利申請數量逐步增長,專利申請結構不斷優化。
報告期內,金風科技國內新增專利申請216項,其中,新增發明專利申請158項,占比73%;海外新增專利申請59件,其中新增美國專利申請13項,占比22%;新增軟件著作權申請29項;新增國內商標申請15件。與此同時,國內新增專利授權355件,其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214項,占比60%;海外新增授權專利52件;國內新增核准注冊商標34件。
公司積極參與風電技術領域國際及國內標準的制修訂,報告期內金風科技共參與16項IEC標準制修訂,其中兩項牽頭制定,參與12項IEA課題活動;國內共參與230項標準的制修訂(其中國家標準104項,行業標準96項,地方及協會標準30項),其中144項標準已經發佈。
3.質量管理
面對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和行業加速開工的影響下,公司在質量管制方面迅速調整,強調質量工作的定位是實現以客戶為導向的閉環管理,要求質量管理工作要以“一次做對”的質量文化理念管理全鏈條各個環節的工作;重構ITR(Issue To Resolution)流程,從客戶的視角看待整個風機的故障問題以及問題分級升級的流程,確保質量問題快速、高效解決;在研發端和供應商端推行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管理方式,運用APQP、CMAN(Carryover、Modified、Adopt for the platform、New)等質量工具強化新產品的設計質量管控,搭建正向逆向閉環管理體系,保障產品高質量交付。
公司始終堅持“風電長跑”的質量管理理念,實現產品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保障質量風險可控,效率提升,促進規模和效益的雙增長。
(二)風電服務
風電裝機的穩步增長,為風電後服務市場帶來增長機遇。公司推出的覆蓋風電機組全生命週期智慧運維服務解決方案,從提高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幾個維度推動實現降本增效。
金風科技通過SOAMTM(線上)+標準化、集中共享的高效前臺(線下服務資源網絡和服務團隊),助力客戶實現智慧運營新模式,提升風電資產經濟價值和競爭力,通過提供安全、專業化的創新技改及發電量提升解決方案,增加發電效益。同時,充分共享金風科技線上、線下資源和智慧運營體系,提升運營效率。
此外,金風科技已開始搭建全國大部件維修服務網路,面向市場中直驅、雙饋兩種技術的主要機型,為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維修服務,以及運輸、吊裝更換、技改優化、保險理賠等全面的一體化保障。
報告期內,公司與兩家大型發電集團達成大部件維修服務長期合作,通過輻射區域24小時快速響應維修、更換服務,說明其減少50%以上的停機時間,減少電量損失,節約維修服務及採購成本,同時結合風機系統性分析,查找部件故障根因,提供更優化的預防維護建議,獲得客戶廣泛認可。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國內外後服務業務在運項目容量10,135MW,已有22,414台機組接入金風科技全球監控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實時機組運行情況。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風電服務收入人民幣2,227.60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04%。
(三) 風電場投資與開發
為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公司持續通過自主開發、合資合作方式開發風電資源,並積極開展平價項目申報工作,加大儲備優勢資源。2020年上半年,公司風電場投資與開發業務進展順利,同時加快資產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動存量資產的提質增效。報告期內,公司國內合併報表口徑發電量為39.1億度。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全球新增權益並網裝機容量243.2MW,轉讓權益並網容量276.5MW,全球累計權益並網裝機容量4,653MW;全球在建風電場權益容量2,698MW。上半年國內機組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1,173小時,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0小時。
目前公司國內管理風電場資產規模575.54萬千瓦,同比增長21.4%。依託公司建立的數據中心及數字化平臺,採用激光雷達、Efarm等技術,實現功率曲線即時管理,從新技術應用和模式化優化等方面實現資產管理效率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2020年上半年,公司通過設計方案優化、採購模式優化、建設期成本管控及智能化運維等多種措施,從開發階段、建設階段、運營階段實現全項目成本管控,形成度電成本指標的持續優化機制,著眼提高發電量、降低初始投資成本、降低運維成本,建立行業領先的度電成本管控方案,實現項目綜合收益率的提升。
報告期內,本集團風電項目實現發電收入人民幣2,100.90百萬元。
(四)水務業務
2020年上半年,憑藉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和穩健的經營策略,公司水務業務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在智慧水務方面,以節能降耗為出發點,在電耗降低、藥耗優化、維修成本控制、人力成本控制、水質提升、水量損失六個維度全面開展精益改善。
公司正在推進的數字化智慧水務平臺系統,集能源互聯網+、智慧運營、大數據分析、可視化扁平化移動監管等新興技術於一體,能夠實現水廠信息智能化識別、定位、監控、計算、管理、模擬、預測和優化;在水處理核心技術層面,堅持實踐創新,公司研發的"SBR工藝無動力潷水器(改造)"技術極具水廠實際應用價值,為出水的穩定達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聯合研發的專利技術--新一代除鹽技術(MCDI)和可定制化臭氧催化技術及相關產品,在能耗、使用性能及可定制化等方面均表現優異。
在2020(第十八屆)水務行業戰略論壇上,公司榮獲“2019年度水業最具社會責任投資運營企業”獎項。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50餘家水務項目公司,水處理規模超300萬噸/日,覆蓋全國33個城市。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水務業務收入人民幣272.62百萬元。
資料來源: 金風科技 (02208) 中期業績公告
(一)風機生產、研發與銷售
1、產品生產和銷售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風機及零部件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4,565.64百萬元,同比增加25.18%;報告期內實現對外銷售容量4,099.97MW,同比增加28.50%。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外部待執行訂單總量為16,350.24MW,分別為:1.5MW機組233.7MW,2S平臺產品9,485.3MW,3S/4S平臺產品4,594.14MW,6S/8S平臺產品2,037.1MW;公司外部中標未簽訂單1,071.7MW,包括2S平臺產品467.5MW,3S/4S平臺產品400.5MW,6S/8S平臺產品203.7MW;在手外部訂單共計17,421.94MW,其中國際在手訂單共計1,591MW。此外,公司內部訂單536.6MW。
2、技術研發及產品認證
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風電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報告期內,公司融合全球七大研發中心資源及技術優勢,加快產品技術變革,豐富智能風機產品系列,推動技術創新及數字化轉型。
a.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圍繞產品與技術領先戰略,公司對現有研發平臺及產品進行了優化和升級,持續推進2S、3S/4S、6S/8S系列化機組研發工作,結合風機各領域關鍵技術應用對產品軟硬件進行全線技術改進,提升產品競爭力。
依託領先的模快化設計及IPD開發體系,公司2S平臺在GW150-2.8機組基礎上升級推出GW150-2.8 ~3.0機組。該機組借鑒金風科技歷史機型的可靠性和先進性經驗,採用載荷控制技術、葉片淨空監測技術、模快化葉片技術、電量提升技術,為國內不同應用場景開發低風速資源提供更高發電性能及適應性的綜合解決方案。GW150-2.8~3.0機組已獲得國內權威認證機構的設計及型式認證,憑藉優異的性能及可靠的質量表現,獲得客戶的信賴和認可。
3S/4S平臺中的GW155-4.5機組於2019年發佈,採用“直驅永磁+全功率變流”技術路線,運用國際先進智能風機設計理念,可應對海上、海外、平價上網和大基地項目等不同應用場景。報告期內,該機組在國內國際市場表現優異,在北美、南美、中亞、東南亞、澳洲等多個國際市場均有訂單斬獲;同時,第二台樣機已於今年5月在甘肅柳園順利並網發電。
金風科技持續發力海上產品自主研發,報告期內6S/8S平臺中的GW175-8.0MW海上風電機組首台樣機於2020年4月在福建興化灣吊裝成功,於2020年6月完成樣機調試,並順利實現 “一鍵啟機”及滿功率並網發電。該機型集金風科技海上風電各項先進技術於一身,具備國際領先的葉片雨蝕控制技術、葉片淨空監測技術、自主研發的E-TOP技術和E-Plus超發設計,推出後迅速贏得市場的青睞,2020年6月該機組中標三峽福建長樂A區海上風電項目的10萬千瓦訂單。
2020年8月,金風科技的陽江風電產業基地項目首台機組下線,標誌著公司在陽江的生產建設正式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公司將立足陽江,打造南方區域最大海上風電產業集聚區,並以此為依託,建設“立足廣東,輻射廣西、海南,面向東南亞”的風電裝備製造基地。
2020年4月,金風科技兩項課題《輕量化超大葉輪風電機組與柔性高塔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和《電網友好型風電高效安全主動支撐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
報告期內,公司鋼混塔架的研發、設計與施工能力也屢次獲得國家及相關機構的認可。公司自主研發的155米鋼混塔架設計取得鑒衡設計認證,將為低風速、大風切變、大湍流、運輸困難區域風場建設提供解決方案,有效提升機組性能,提高風電項目收益;憑藉140米鋼混塔架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作為《低風速高切變風電資源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的重要子課題,獲得了國家5A級協會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頒發的2019年度工程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b.產品認證
2020年上半年,金風科技獲得整機認證證書44張,其中,國內整機證書35張,國際整機證書9張;設計認證證書20張,型式認證證書20張,特定廠址評估(SSDA)證書4張。所獲整機證書涵蓋了公司多個平臺的重點機型。
c.知識產權及標準制定
金風科技一直重視研發創新投入,並積極通過知識產權保護核心技術,國內外專利申請數量逐步增長,專利申請結構不斷優化。
報告期內,金風科技國內新增專利申請216項,其中,新增發明專利申請158項,占比73%;海外新增專利申請59件,其中新增美國專利申請13項,占比22%;新增軟件著作權申請29項;新增國內商標申請15件。與此同時,國內新增專利授權355件,其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214項,占比60%;海外新增授權專利52件;國內新增核准注冊商標34件。
公司積極參與風電技術領域國際及國內標準的制修訂,報告期內金風科技共參與16項IEC標準制修訂,其中兩項牽頭制定,參與12項IEA課題活動;國內共參與230項標準的制修訂(其中國家標準104項,行業標準96項,地方及協會標準30項),其中144項標準已經發佈。
3.質量管理
面對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和行業加速開工的影響下,公司在質量管制方面迅速調整,強調質量工作的定位是實現以客戶為導向的閉環管理,要求質量管理工作要以“一次做對”的質量文化理念管理全鏈條各個環節的工作;重構ITR(Issue To Resolution)流程,從客戶的視角看待整個風機的故障問題以及問題分級升級的流程,確保質量問題快速、高效解決;在研發端和供應商端推行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管理方式,運用APQP、CMAN(Carryover、Modified、Adopt for the platform、New)等質量工具強化新產品的設計質量管控,搭建正向逆向閉環管理體系,保障產品高質量交付。
公司始終堅持“風電長跑”的質量管理理念,實現產品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保障質量風險可控,效率提升,促進規模和效益的雙增長。
(二)風電服務
風電裝機的穩步增長,為風電後服務市場帶來增長機遇。公司推出的覆蓋風電機組全生命週期智慧運維服務解決方案,從提高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幾個維度推動實現降本增效。
金風科技通過SOAMTM(線上)+標準化、集中共享的高效前臺(線下服務資源網絡和服務團隊),助力客戶實現智慧運營新模式,提升風電資產經濟價值和競爭力,通過提供安全、專業化的創新技改及發電量提升解決方案,增加發電效益。同時,充分共享金風科技線上、線下資源和智慧運營體系,提升運營效率。
此外,金風科技已開始搭建全國大部件維修服務網路,面向市場中直驅、雙饋兩種技術的主要機型,為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維修服務,以及運輸、吊裝更換、技改優化、保險理賠等全面的一體化保障。
報告期內,公司與兩家大型發電集團達成大部件維修服務長期合作,通過輻射區域24小時快速響應維修、更換服務,說明其減少50%以上的停機時間,減少電量損失,節約維修服務及採購成本,同時結合風機系統性分析,查找部件故障根因,提供更優化的預防維護建議,獲得客戶廣泛認可。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國內外後服務業務在運項目容量10,135MW,已有22,414台機組接入金風科技全球監控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實時機組運行情況。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風電服務收入人民幣2,227.60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04%。
(三) 風電場投資與開發
為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公司持續通過自主開發、合資合作方式開發風電資源,並積極開展平價項目申報工作,加大儲備優勢資源。2020年上半年,公司風電場投資與開發業務進展順利,同時加快資產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動存量資產的提質增效。報告期內,公司國內合併報表口徑發電量為39.1億度。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全球新增權益並網裝機容量243.2MW,轉讓權益並網容量276.5MW,全球累計權益並網裝機容量4,653MW;全球在建風電場權益容量2,698MW。上半年國內機組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1,173小時,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0小時。
目前公司國內管理風電場資產規模575.54萬千瓦,同比增長21.4%。依託公司建立的數據中心及數字化平臺,採用激光雷達、Efarm等技術,實現功率曲線即時管理,從新技術應用和模式化優化等方面實現資產管理效率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2020年上半年,公司通過設計方案優化、採購模式優化、建設期成本管控及智能化運維等多種措施,從開發階段、建設階段、運營階段實現全項目成本管控,形成度電成本指標的持續優化機制,著眼提高發電量、降低初始投資成本、降低運維成本,建立行業領先的度電成本管控方案,實現項目綜合收益率的提升。
報告期內,本集團風電項目實現發電收入人民幣2,100.90百萬元。
(四)水務業務
2020年上半年,憑藉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和穩健的經營策略,公司水務業務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在智慧水務方面,以節能降耗為出發點,在電耗降低、藥耗優化、維修成本控制、人力成本控制、水質提升、水量損失六個維度全面開展精益改善。
公司正在推進的數字化智慧水務平臺系統,集能源互聯網+、智慧運營、大數據分析、可視化扁平化移動監管等新興技術於一體,能夠實現水廠信息智能化識別、定位、監控、計算、管理、模擬、預測和優化;在水處理核心技術層面,堅持實踐創新,公司研發的"SBR工藝無動力潷水器(改造)"技術極具水廠實際應用價值,為出水的穩定達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聯合研發的專利技術--新一代除鹽技術(MCDI)和可定制化臭氧催化技術及相關產品,在能耗、使用性能及可定制化等方面均表現優異。
在2020(第十八屆)水務行業戰略論壇上,公司榮獲“2019年度水業最具社會責任投資運營企業”獎項。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50餘家水務項目公司,水處理規模超300萬噸/日,覆蓋全國33個城市。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水務業務收入人民幣272.62百萬元。
資料來源: 金風科技 (02208) 中期業績公告
主要股東:
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3.50%)
新疆風能有限責任公司 (12.86%)
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63%)
新疆風能有限責任公司 (12.86%)
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63%)
公司秘書:
馬金儒
核數師:
德勤‧ 關黃陳方會計師行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主要往來銀行: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律師:
美富律師事務所
公司註冊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皇后大道中十五號置地廣場告羅士打大廈三十三樓
股份過戶登記處: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電話: (852) 2862-8628]
公司網址:
電話:
(86 010) 6751-1985
傳真:
(86 010) 6751-1996
核數師變動
宣佈日期
核數師名稱
原因
2020/06/23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辭職
2020/06/23
德勤‧ 關黃陳方會計師行
委任
2020/06/23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委任
2012/12/31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委任
公司秘書變動
宣佈日期
公司秘書名稱
原因
2010/09/27
馬金儒
委任
董事任職變動
宣佈日期
董事名稱
職務
原因
2020/10/16
董真瑜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20/06/08
古紅梅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8/09
王海波
執行副總裁
委任
2019/07/11
曹志剛
總裁
委任
2019/06/21
楊校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6/21
羅振邦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6/21
趙國慶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6/21
盧海林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9/06/21
楊劍萍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9/06/21
魏煒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8/10/26
古紅梅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8/08/10
馮偉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7/02/28
王海波
總裁
辭職
2017/02/28
武鋼
行政總裁
辭職
2017/02/28
高建軍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12/16
于生軍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10/21
黃天祐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08/22
李輝敏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04/28
李熒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04/28
黃天祐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04/28
李輝敏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04/28
趙國慶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04/28
馮偉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5/10/23
胡陽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3/06/26
曹志剛
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26
于生軍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26
羅振邦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26
楊校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26
吉冬梅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3/06/26
施鵬飛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3/06/26
王友三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3/01/09
王海波
總裁
委任
2013/01/09
武鋼
總裁
辭職
2012/10/26
高忠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6/20
郭健
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6/20
黃天祐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6/20
胡陽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6/20
王海波
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4/24
呂厚軍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4/24
吉冬梅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3/23
郭健
總裁
辭職
2012/03/23
武鋼
總裁
委任
2011/07/15
魏紅亮
副總裁
辭職
2011/04/19
李民斌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9/27
王友三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施鵬飛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李民斌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李熒
副主席
委任
2010/09/27
高忠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呂厚軍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武鋼
行政總裁
委任
2010/09/27
郭健
總裁
委任
2010/09/27
魏紅亮
副總裁
委任
公司名稱變動
宣佈日期
新名稱
原有公司名稱
港交所採納日期
公司採納日期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