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及財務資訊(資料截至上一個交易日)由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新聞
日期 |
內容提要
|
---|---|
2021/11/04 | |
2021/11/01 | |
2021/10/28 | |
2021/10/28 | |
2021/10/26 | |
2021/10/26 | |
2021/10/15 | |
2021/10/04 | |
2021/09/28 | |
2021/09/06 | |
2021/09/02 | |
2021/08/31 | |
2021/08/24 | |
2021/08/24 | |
2021/08/23 | |
2021/08/21 | |
2021/07/28 | |
2021/07/27 | |
2021/06/30 | |
2021/06/29 | |
2021/06/29 | |
2021/06/23 | |
2021/06/20 | |
2021/06/20 | |
2021/06/20 | |
2021/06/02 | |
2021/05/27 | |
2021/04/27 | |
2021/04/27 | |
2021/04/26 | |
2021/04/26 | |
2021/04/23 | |
2021/04/20 | |
2021/04/07 | |
2021/03/26 | |
2021/03/09 | |
2021/03/08 | |
2021/03/03 | |
2021/03/02 | |
2021/02/24 | |
2021/02/18 | |
2021/02/02 | |
2021/01/27 | |
2020/11/24 | |
2020/11/05 | |
2020/10/29 | |
2020/10/23 | |
2020/10/19 | |
2020/10/15 | |
2020/10/12 | |
2020/09/09 | |
2020/09/01 | |
2020/06/30 | |
2020/06/30 | |
2020/06/04 | |
2020/05/04 | |
2020/04/28 | |
2020/04/09 | |
2020/04/08 | |
2020/03/31 | |
2020/02/11 | |
2019/10/29 | |
2019/10/26 | |
2019/10/26 | |
2019/08/24 | |
2019/08/11 | |
2019/07/12 | |
2019/05/22 | |
2019/05/07 | |
2019/04/10 | |
2019/03/29 | |
2019/03/28 | |
2019/03/21 | |
2019/03/20 | |
2019/03/18 | |
2019/03/18 | |
2019/03/17 | |
2019/02/11 | |
2018/10/27 | |
2018/07/04 | |
2018/06/05 | |
2018/04/25 | |
2018/03/26 | |
2018/03/24 | |
2018/02/27 | |
2018/01/02 | |
2017/12/20 | |
2017/10/30 | |
2017/10/26 | |
2017/07/15 | |
2017/07/06 | |
2017/06/09 | |
2017/05/08 | |
2017/04/27 | |
2017/04/10 | |
2017/04/10 | |
2017/03/29 | |
2017/03/29 | |
2017/03/17 | |
2017/02/24 | |
2017/02/06 | |
2017/02/03 | |
2017/01/10 | |
2017/01/10 | |
2016/12/07 | |
2016/11/04 | |
2016/10/31 | |
2016/10/31 | |
2016/10/28 | |
2016/09/30 | |
2016/09/28 | |
2016/09/22 | |
2016/09/05 | |
2016/08/26 | |
2016/08/18 | |
2016/07/05 | |
2016/06/21 | |
2016/06/13 | |
2016/06/10 | |
2016/04/29 | |
2016/03/30 | |
2016/02/29 | |
2016/01/27 | |
2015/12/09 | |
2015/11/03 | |
2015/10/14 |
評論
2018/04/27 | 麥嘉嘉 Avis Mak | 風電行業的復蘇 |
2015/06/02 | 岑智勇 Sam Sam | 期指於27000水平喘穩 20天線有阻力 |
2015/05/27 | 岑智勇 Sam Sam | 富時將A股納入指數 料利好期指 |
2015/02/13 | 麥嘉嘉 Avis Mak | 風電裝機潮 拉動設備股需求 |
更多
企業資訊
主要業務
主要活動包括:製造並銷售風力發電機組及風電零部件;提供風電相關諮詢,風電場建設、及維護服務;建立及經營風力發電場,包括由集團的風力發電場提供的風力發電服務以及銷售風力發電場(如適用);提供水務及融資租賃服務。
指數成份股
恒生內地及香港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 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A+H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A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H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 恒生滬深港通AH股精明指數, 恒生綜合-工業, 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 恒生綜合指數
上市交易所
MAIN
年結
(MM/YYYY)
(MM/YYYY)
營業額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純利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盈利
港元
每股盈利
港元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派息
港元
每股派息
港元
市盈率
(倍)*#
(倍)*#
週息率
(%)*#
(%)*#
派息比率
(%)
(%)
經調整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價格/賬面
(倍)#
(倍)#
2020/12/31
66,633,867
48.23
3,375,817
34.88
0.799
39.59
0.300
16.62
2.26
37.56
8.758
1.52
2019/12/31
42,344,045
32.49
2,357,488
-32.95
0.572
-38.94
0.175
23.20
1.32
30.57
8.116
1.64
2018/12/31
32,552,924
14.50
3,581,117
5.41
0.938
-2.73
0.284
14.17
2.14
30.30
7.648
1.74
2017/12/31
29,972,493
-4.60
3,581,283
0.61
0.964
8.16
0.235
13.78
1.77
24.33
7.328
1.81
2016/12/31
29,225,768
-12.30
3,311,325
4.07
0.891
-3.62
0.168
14.90
1.27
18.89
6.002
2.21
* 化作年計 # 以最後收市價計算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1年是國內陸上風電平價的元年,風電行業隨著“平價上網”的到來進入全新的發展時代。同時,在國家“30·60”雙碳目標的驅動下,風電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和前景。金風科技緊抓行業發展機遇,堅持以客戶為導向,持續開拓創新,不斷追求高質量、規模化發展。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7,852.78百萬元,同比減少7.81%;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人民幣1,848.52百萬元,同比增加45.00%。
(一)風力發電機組生產、研發與銷售
1、風力發電機組生產和銷售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風力發電機組及零部件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2,872.36百萬元,同比下降11.63%;報告期內實現對外銷售容量2,965.85MW,同比下降27.66%。
與行業機組大型化趨勢一致,報告期內,3S/4S平臺機組及6S/8S平臺機組銷售容量大幅提升,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316.80%及379.43%,2S平臺機組占比明顯下降,3S/4S平臺機組銷售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74%大幅提升至38.84%;6S/8S平臺機組的銷售占比也由去年的4.04%增加至26.80%。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外部待執行訂單總量為12,953.22MW,分別為:1.5MW機組75.00MW,2S平臺產品4,850.00MW,3S/4S平臺產品7,196.92MW,6S/8S平臺產品831.30MW;公司外部中標未簽訂單2,085.10MW,包括2S平臺產品606.50MW,3S/4S平臺產品1,478.60MW;公司在手外部訂單共計15,038.32MW。此外,公司內部訂單1,357.00MW。
2、技術研發及產品認證
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風電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報告期內,公司融合全球八大研發中心資源及技術優勢,加快產品技術變革,豐富智慧風機產品系列,推動技術創新及數字化轉型。
a.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圍繞產品與技術領先戰略,公司對現有研發平臺及產品進行了優化和升級,持續推進2S、3S/4S、6S/8S系列化機組研發工作,並面向全球市場推出5S系列產品,提升產品組合競爭力。
公司GP21平臺在GW165-4.0機組基礎上升級推出GW165-4.2以及GW171-3.6/3.85機組,採用載荷控制技術、發電量提升技術、健康安全診斷預警技術、故障識別及穿越等技術,為國內不同應用場景開發低風速&中低風速資源提供更高發電性能及適應性的綜合解決方案。目前上述兩款機型已獲得設計及型式認證,並完成批量項目的首台吊裝。
面向中高速風資源,公司推出3S/4S平臺GW165-5.0機組,並獲得設計及型式認證。該產品基於4S成熟平臺設計開發,具有高可靠性、高經濟性等特點。該機組通過採用雷達輔助的載荷控制技術、發電量提升技術、雙線控制等技術,充分利用各個項目場址的不同環境條件,定制化的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目前,GW165-5.0機組已獲批量訂單。
報告期內,公司面向全球市場推出5S平臺系列產品。該平臺包含GW165-5.2、GW165-5.6、GW165-6.0機組等系列化產品。5S平臺產品是公司新一代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採用了單葉片吊裝、三電平變流器、常壓變槳、無導流罩設計、滑動偏航等創新性技術理念,繼承了公司直驅技術路線的技術特點,並基於歷史直驅機組的運行業績及運行經驗,產品設計結合了成熟的3S/4S平臺及GP21平臺的優勢並應用模塊化設計模式,提高了機組可靠性。該產品充分考慮了全球市場多種環境的適應性,具備廣泛地區和惡劣環境項目的適應能力,可滿足澳洲弱電網環境、東南亞高溫潮濕環境、歐洲環保噪音嚴格要求、中亞高寒環境等要求。目前已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上市推廣。
金風科技持續推進海上產品自主研發,6S/8S平臺產品的產業化進展順利。報告期內,大葉輪機型GW184-6.45和首款E-TOP機型8.0MW系列機組實現批量交付。GW175-8.0、GW171-6.45、GW154-6.7和GW184-6.45機組先後取得了型式認證,海上產品機型全部獲取型式認證。2021年3月GW175-8.0機型完成並網適應性測試,是國內8MW級別第一個通過該測試的機型。2021年6月份,廣東陽江徐聞項目GW171-6.45機型1.5個月內完成了入網模型測試工作和報告獲取,是第一家在南網完成入網模型認證的整機製造商,有效保障業主及時取得並網許可,獲得發電收益。
報告期內,公司自主研發並安裝的155m預製裝配式鋼混塔架順利在國電罡白橋項目並網運行,標誌著155m高度鋼混塔架進入商業化運行階段,目前公司鋼混塔在建項目已突破30萬kW。
b.產品認證
2021年上半年,金風科技共獲得認證證書92張,其中國內整機認證73張,國際整機認證17張,關鍵部件認證2張;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整機產品累計獲得認證證書超過550張,穩居中國風電製造領域前茅。
c.知識產權及標準制定
金風科技一直重視研發創新投入,並積極通過知識產權保護核心技術,國內外專利申請數量逐步增長,專利申請結構不斷優化。
報告期內,金風科技國內新增專利申請136項,其中,新增發明專利申請100項,占比73%;海外新增專利申請8件,其中新增美國專利申請2項;新增軟件著作權申請43項;新增國內商標申請33件。與此同時,國內新增專利授權191件,其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128項,占比67%;海外新增授權專利31件;國內新增核准注冊商標8件。
公司積極參與風電技術領域國際及國內標準的制修訂,截至報告期末,金風科技累計參與20項IEC標準制修訂,參與12項IEA課題活動;公司共參與240項標準的制修訂(其中國家標準105項,行業標準106項,地方及協會標準29項),其中160項標準已經發佈。
3.質量管理
金風科技始終將“質量領先”作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踐行“一次做對”的質量文化理念,實現產品高品質發展的同時,保障質量風險可控,效率提升,促進規模和效益的雙增長。
公司依託ITR(Issue To Resolution)流程建設及優化迭代,建立質量責任地圖,通過強化客戶問題快速響應機制,對標客戶管理指標,以客戶視角提升機組性能;實施技術研究類項目的質量控制,持續推行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FMEA(Failure Modeand Effects Analysis)模塊的信息化落地,建立同平臺問題互通規避機制,實現正逆向問題的閉環管理。
報告期內,公司推行以質量成本管理為抓手的效益增值,從原材料、子系統、整機、風電場各層級推動可靠性體系建設和實施,注重預警體系建設、延壽方案和新技術的應用,防止新問題及重複問題發生。同時公司不斷拓寬質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從產品全生命週期和項目全鏈條經營的角度預防和控制,實現以客戶為導向的閉環質量管理體系。
(二)風電服務
隨著國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及雙碳目標的提出,風電後服務市場迎來了新機遇,公司迎合市場變化,從服務、產品、市場多方面進行了佈局與創新,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報告期內,公司驅動服務業務轉型,由運行維護向資產管理轉變,以安全高效、應發盡發、價值最大為價值主張,為客戶及行業提供存量資產規模化、高質量發展的解決方案。報告期內,公司與某大型能源電力集團公司達成80萬千瓦風電場運維服務合作,提供全託管運維服務。同時,利用全國服務網絡佈局的屬地化快速響應優勢,與該客戶形成多年備品備件供應合作。
公司圍繞綠色能源投資價值鏈,以資產安全、可靠運營為基礎,通過數字化、技術驅動和模式創新持續提升資產運營效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國內管理風電場資產規模979.79萬千瓦,同比增長70.24%。2021年上半年,公司簽署多個外部資產管理服務項目,並簽訂首個非金風機組資產管理服務合同,簽訂首個數字化託管型、價值託管型資產管理服務合同等。
在老舊機組改造方面,公司積極探求可靠性更高、經濟性更高的專業技術方案,並在上半年中標某公司老舊機組的技改延壽服務,不僅幫助客戶煥發出舊資產的新生活力,也為行業性疑難問題提出了可參考的實踐性解決方案。
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國內外後服務業務在運項目容量17,170MW。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風電服務收入人民幣1,644.63百萬元,其中後服務收入748.97百萬元,同比增長29.05%。
(三)風電場投資與開發
2021年上半年,公司風電場投資與開發業務進展順利,公司發電收入持續提升,發電利用小時數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資產管理規模穩步增長,售電業務創新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國內外自營風電場新增權益並網裝機容量302MW,轉讓權益並網容量273MW,截止報告期末全球累計權益並網裝機容量5,619MW;國內外在建風電場權益容量2,531MW。上半年,國內機組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1,392小時,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80小時。公司國內合併報表範圍發電量50.3億千瓦時,上網電量為49.16億千瓦時。
報告期內,本集團風電項目實現發電收入人民幣2,780.36百萬元,同比增加32.34%。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售電業務發展,圍繞售電客戶價值和市場趨勢,研發人工智能ALPHA聚合平臺,作為整個售電業務在現貨電力系統中的“大腦”。平臺內嵌負荷側數據倉庫、算法集群和運營界面,實現對海量數據的自動抓取和模型訓練;實現對價格、需求等關鍵信號的自動感知和滾動預測;實現新型電力系統下負荷側業務的售前方案配置尋優、申報策略尋優、儲能控制策略尋優。
針對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市場,提出負荷側整體解決方案,因地制宜地建設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結合儲能、蓄能,量身定制最優方案配置、最優經濟運行,使客戶在享受售電結費同時,為客戶構建低成本、低風險、低碳排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用電解決方案。
報告期內,公司投資建設的“翁牛特旗和平營子49.5MW風電項目”被中國安裝協會評為2019-2020年度中國安裝工程優質獎(中國安裝之星)。
(四)水務業務
2021年上半年,憑藉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和穩健的經營策略,公司水務業務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在智慧水務、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智慧水務方面,公司搭建數字化水務平臺系統,實現出水超標預警,並實現信息同步推送功能,確保出水穩定達標及實時監控;同時,建立了基於歷史數據概率分佈、算法、專家經驗診斷的水廠故障診斷模型,提供解決方案,提高水廠運行維護效率。
在技術創新方面,公司研發完成精確加藥一體化設備,已應用于山東某水廠,提升出水穩定達標,實現碳源藥劑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水廠處理效率。
在2021(第十九屆)水務行業戰略論壇上,公司榮獲“2020年度中國水業最具專業化運營服務企業獎”獎項。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69家水務項目公司,水處理規模達430萬噸/日,覆蓋全國33個城市。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水務業務收入人民幣329.76百萬元,其中水務運營收入人民幣297.63百萬元,同比增加38.85%。
資料來源: 金風科技 (02208) 中期業績公告
2021年是國內陸上風電平價的元年,風電行業隨著“平價上網”的到來進入全新的發展時代。同時,在國家“30·60”雙碳目標的驅動下,風電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和前景。金風科技緊抓行業發展機遇,堅持以客戶為導向,持續開拓創新,不斷追求高質量、規模化發展。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7,852.78百萬元,同比減少7.81%;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人民幣1,848.52百萬元,同比增加45.00%。
(一)風力發電機組生產、研發與銷售
1、風力發電機組生產和銷售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風力發電機組及零部件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2,872.36百萬元,同比下降11.63%;報告期內實現對外銷售容量2,965.85MW,同比下降27.66%。
與行業機組大型化趨勢一致,報告期內,3S/4S平臺機組及6S/8S平臺機組銷售容量大幅提升,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316.80%及379.43%,2S平臺機組占比明顯下降,3S/4S平臺機組銷售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74%大幅提升至38.84%;6S/8S平臺機組的銷售占比也由去年的4.04%增加至26.80%。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外部待執行訂單總量為12,953.22MW,分別為:1.5MW機組75.00MW,2S平臺產品4,850.00MW,3S/4S平臺產品7,196.92MW,6S/8S平臺產品831.30MW;公司外部中標未簽訂單2,085.10MW,包括2S平臺產品606.50MW,3S/4S平臺產品1,478.60MW;公司在手外部訂單共計15,038.32MW。此外,公司內部訂單1,357.00MW。
2、技術研發及產品認證
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風電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報告期內,公司融合全球八大研發中心資源及技術優勢,加快產品技術變革,豐富智慧風機產品系列,推動技術創新及數字化轉型。
a.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圍繞產品與技術領先戰略,公司對現有研發平臺及產品進行了優化和升級,持續推進2S、3S/4S、6S/8S系列化機組研發工作,並面向全球市場推出5S系列產品,提升產品組合競爭力。
公司GP21平臺在GW165-4.0機組基礎上升級推出GW165-4.2以及GW171-3.6/3.85機組,採用載荷控制技術、發電量提升技術、健康安全診斷預警技術、故障識別及穿越等技術,為國內不同應用場景開發低風速&中低風速資源提供更高發電性能及適應性的綜合解決方案。目前上述兩款機型已獲得設計及型式認證,並完成批量項目的首台吊裝。
面向中高速風資源,公司推出3S/4S平臺GW165-5.0機組,並獲得設計及型式認證。該產品基於4S成熟平臺設計開發,具有高可靠性、高經濟性等特點。該機組通過採用雷達輔助的載荷控制技術、發電量提升技術、雙線控制等技術,充分利用各個項目場址的不同環境條件,定制化的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目前,GW165-5.0機組已獲批量訂單。
報告期內,公司面向全球市場推出5S平臺系列產品。該平臺包含GW165-5.2、GW165-5.6、GW165-6.0機組等系列化產品。5S平臺產品是公司新一代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採用了單葉片吊裝、三電平變流器、常壓變槳、無導流罩設計、滑動偏航等創新性技術理念,繼承了公司直驅技術路線的技術特點,並基於歷史直驅機組的運行業績及運行經驗,產品設計結合了成熟的3S/4S平臺及GP21平臺的優勢並應用模塊化設計模式,提高了機組可靠性。該產品充分考慮了全球市場多種環境的適應性,具備廣泛地區和惡劣環境項目的適應能力,可滿足澳洲弱電網環境、東南亞高溫潮濕環境、歐洲環保噪音嚴格要求、中亞高寒環境等要求。目前已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上市推廣。
金風科技持續推進海上產品自主研發,6S/8S平臺產品的產業化進展順利。報告期內,大葉輪機型GW184-6.45和首款E-TOP機型8.0MW系列機組實現批量交付。GW175-8.0、GW171-6.45、GW154-6.7和GW184-6.45機組先後取得了型式認證,海上產品機型全部獲取型式認證。2021年3月GW175-8.0機型完成並網適應性測試,是國內8MW級別第一個通過該測試的機型。2021年6月份,廣東陽江徐聞項目GW171-6.45機型1.5個月內完成了入網模型測試工作和報告獲取,是第一家在南網完成入網模型認證的整機製造商,有效保障業主及時取得並網許可,獲得發電收益。
報告期內,公司自主研發並安裝的155m預製裝配式鋼混塔架順利在國電罡白橋項目並網運行,標誌著155m高度鋼混塔架進入商業化運行階段,目前公司鋼混塔在建項目已突破30萬kW。
b.產品認證
2021年上半年,金風科技共獲得認證證書92張,其中國內整機認證73張,國際整機認證17張,關鍵部件認證2張;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整機產品累計獲得認證證書超過550張,穩居中國風電製造領域前茅。
c.知識產權及標準制定
金風科技一直重視研發創新投入,並積極通過知識產權保護核心技術,國內外專利申請數量逐步增長,專利申請結構不斷優化。
報告期內,金風科技國內新增專利申請136項,其中,新增發明專利申請100項,占比73%;海外新增專利申請8件,其中新增美國專利申請2項;新增軟件著作權申請43項;新增國內商標申請33件。與此同時,國內新增專利授權191件,其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128項,占比67%;海外新增授權專利31件;國內新增核准注冊商標8件。
公司積極參與風電技術領域國際及國內標準的制修訂,截至報告期末,金風科技累計參與20項IEC標準制修訂,參與12項IEA課題活動;公司共參與240項標準的制修訂(其中國家標準105項,行業標準106項,地方及協會標準29項),其中160項標準已經發佈。
3.質量管理
金風科技始終將“質量領先”作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踐行“一次做對”的質量文化理念,實現產品高品質發展的同時,保障質量風險可控,效率提升,促進規模和效益的雙增長。
公司依託ITR(Issue To Resolution)流程建設及優化迭代,建立質量責任地圖,通過強化客戶問題快速響應機制,對標客戶管理指標,以客戶視角提升機組性能;實施技術研究類項目的質量控制,持續推行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FMEA(Failure Modeand Effects Analysis)模塊的信息化落地,建立同平臺問題互通規避機制,實現正逆向問題的閉環管理。
報告期內,公司推行以質量成本管理為抓手的效益增值,從原材料、子系統、整機、風電場各層級推動可靠性體系建設和實施,注重預警體系建設、延壽方案和新技術的應用,防止新問題及重複問題發生。同時公司不斷拓寬質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從產品全生命週期和項目全鏈條經營的角度預防和控制,實現以客戶為導向的閉環質量管理體系。
(二)風電服務
隨著國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及雙碳目標的提出,風電後服務市場迎來了新機遇,公司迎合市場變化,從服務、產品、市場多方面進行了佈局與創新,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報告期內,公司驅動服務業務轉型,由運行維護向資產管理轉變,以安全高效、應發盡發、價值最大為價值主張,為客戶及行業提供存量資產規模化、高質量發展的解決方案。報告期內,公司與某大型能源電力集團公司達成80萬千瓦風電場運維服務合作,提供全託管運維服務。同時,利用全國服務網絡佈局的屬地化快速響應優勢,與該客戶形成多年備品備件供應合作。
公司圍繞綠色能源投資價值鏈,以資產安全、可靠運營為基礎,通過數字化、技術驅動和模式創新持續提升資產運營效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國內管理風電場資產規模979.79萬千瓦,同比增長70.24%。2021年上半年,公司簽署多個外部資產管理服務項目,並簽訂首個非金風機組資產管理服務合同,簽訂首個數字化託管型、價值託管型資產管理服務合同等。
在老舊機組改造方面,公司積極探求可靠性更高、經濟性更高的專業技術方案,並在上半年中標某公司老舊機組的技改延壽服務,不僅幫助客戶煥發出舊資產的新生活力,也為行業性疑難問題提出了可參考的實踐性解決方案。
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國內外後服務業務在運項目容量17,170MW。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風電服務收入人民幣1,644.63百萬元,其中後服務收入748.97百萬元,同比增長29.05%。
(三)風電場投資與開發
2021年上半年,公司風電場投資與開發業務進展順利,公司發電收入持續提升,發電利用小時數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資產管理規模穩步增長,售電業務創新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國內外自營風電場新增權益並網裝機容量302MW,轉讓權益並網容量273MW,截止報告期末全球累計權益並網裝機容量5,619MW;國內外在建風電場權益容量2,531MW。上半年,國內機組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1,392小時,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80小時。公司國內合併報表範圍發電量50.3億千瓦時,上網電量為49.16億千瓦時。
報告期內,本集團風電項目實現發電收入人民幣2,780.36百萬元,同比增加32.34%。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售電業務發展,圍繞售電客戶價值和市場趨勢,研發人工智能ALPHA聚合平臺,作為整個售電業務在現貨電力系統中的“大腦”。平臺內嵌負荷側數據倉庫、算法集群和運營界面,實現對海量數據的自動抓取和模型訓練;實現對價格、需求等關鍵信號的自動感知和滾動預測;實現新型電力系統下負荷側業務的售前方案配置尋優、申報策略尋優、儲能控制策略尋優。
針對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市場,提出負荷側整體解決方案,因地制宜地建設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結合儲能、蓄能,量身定制最優方案配置、最優經濟運行,使客戶在享受售電結費同時,為客戶構建低成本、低風險、低碳排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用電解決方案。
報告期內,公司投資建設的“翁牛特旗和平營子49.5MW風電項目”被中國安裝協會評為2019-2020年度中國安裝工程優質獎(中國安裝之星)。
(四)水務業務
2021年上半年,憑藉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和穩健的經營策略,公司水務業務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在智慧水務、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智慧水務方面,公司搭建數字化水務平臺系統,實現出水超標預警,並實現信息同步推送功能,確保出水穩定達標及實時監控;同時,建立了基於歷史數據概率分佈、算法、專家經驗診斷的水廠故障診斷模型,提供解決方案,提高水廠運行維護效率。
在技術創新方面,公司研發完成精確加藥一體化設備,已應用于山東某水廠,提升出水穩定達標,實現碳源藥劑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水廠處理效率。
在2021(第十九屆)水務行業戰略論壇上,公司榮獲“2020年度中國水業最具專業化運營服務企業獎”獎項。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69家水務項目公司,水處理規模達430萬噸/日,覆蓋全國33個城市。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水務業務收入人民幣329.76百萬元,其中水務運營收入人民幣297.63百萬元,同比增加38.85%。
資料來源: 金風科技 (02208) 中期業績公告
主要股東:
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2.68%)
新疆風能有限責任公司 (11.78%)
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59%)
新疆風能有限責任公司 (11.78%)
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59%)
公司秘書:
馬金儒
核數師:
德勤‧ 關黃陳方會計師行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主要往來銀行: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律師:
美富律師事務所
公司註冊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皇后大道中十五號置地廣場告羅士打大廈三十三樓
股份過戶登記處: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電話: (852) 2862-8628]
公司網址:
電話:
(86 10) 6751-1996
傳真:
沒有資料
核數師變動
宣佈日期
核數師名稱
原因
2020/06/23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辭職
2020/06/23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委任
2020/06/23
德勤‧ 關黃陳方會計師行
委任
2012/12/31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委任
公司秘書變動
宣佈日期
公司秘書名稱
原因
2010/09/27
馬金儒
委任
董事任職變動
宣佈日期
董事名稱
職務
原因
2021/06/28
王開國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21/04/12
董真瑜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20/10/16
董真瑜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20/06/08
古紅梅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8/09
王海波
執行副總裁
委任
2019/07/11
曹志剛
總裁
委任
2019/06/21
楊校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6/21
羅振邦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6/21
趙國慶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6/21
盧海林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9/06/21
楊劍萍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9/06/21
魏煒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8/10/26
古紅梅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8/08/10
馮偉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7/02/28
王海波
總裁
辭職
2017/02/28
武鋼
行政總裁
辭職
2017/02/28
高建軍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12/16
于生軍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10/21
黃天祐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08/22
李輝敏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04/28
李熒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04/28
黃天祐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6/04/28
李輝敏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04/28
趙國慶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6/04/28
馮偉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5/10/23
胡陽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3/06/26
曹志剛
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26
于生軍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26
羅振邦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26
楊校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6/26
吉冬梅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3/06/26
施鵬飛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3/06/26
王友三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3/01/09
王海波
總裁
委任
2013/01/09
武鋼
總裁
辭職
2012/10/26
高忠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6/20
郭健
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6/20
黃天祐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6/20
胡陽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6/20
王海波
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4/24
呂厚軍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4/24
吉冬梅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3/23
郭健
總裁
辭職
2012/03/23
武鋼
總裁
委任
2011/07/15
魏紅亮
副總裁
辭職
2011/04/19
李民斌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9/27
王友三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施鵬飛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李民斌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李熒
副主席
委任
2010/09/27
高忠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呂厚軍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9/27
武鋼
行政總裁
委任
2010/09/27
郭健
總裁
委任
2010/09/27
魏紅亮
副總裁
委任
公司名稱變動
宣佈日期
新名稱
原有公司名稱
港交所採納日期
公司採納日期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